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上一页  [1] [2] [3] 


Tags:


   试论收购赃物罪的若干问题      ★★★ 【字体: 】  
试论收购赃物罪的若干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8:42:57   点击数:[]    

谋的认定。
  对于与“本犯”犯罪人事先通谋的收购赃物犯罪行为人不应认定为收购赃物罪,而应以“本犯”的共犯论处。这也是司法实践的一贯作法,并已得到有关司法解释的认可。《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三项规定:“与盗窃分子事先通谋,事后对赃物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或者收买的,就以盗窃共犯论处。”最高人民检察院
  -8-
  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三日也曾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与盗窃、诈骗、抢劫、抢夺、贪污、敲诈勒索等犯罪分子事先通谋、事后对犯罪分子所得的赃物予以窝藏、代为销售或者收买的,应按犯罪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三、收购赃物罪的现状及立法建议
  (一)收购赃物罪的现状
  受利益驱动的原因,收购赃物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较常见的,多发性的犯罪。就我院近年来所审理的刑事案件中,40%的盗窃案、20%的抢劫案都衍生了一个甚至数个收购赃物行为。如被告人李某四个月内盗窃自行车五十余辆、除二辆自己用坏外,其余全部低价销出。再如被告人黄某、田某等团伙盗窃案,盗窃各类发动机十九台全部低价销给了各废品收购站。收购赃物的行为无疑为盗窃、抢劫等财产犯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必须给予有力打击,然而,由于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的原因,使该罪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1、打击不力。这主要是基于收购赃物罪本身无情节、数额的规定而是附属于“本犯”的行为特点而产生的。由于收购赃物罪的成立基于“本犯”的犯罪行为成立,因此,许多行为人便钻了法律上的这一空子,他们或者大量收购不负刑事责任的人非法获取的赃物,或者广泛地收购“本犯”行为人非法获取但未达到犯罪标准的赃物,尽管他们收购的赃物累加起来数额大、情节严重,有些人甚至专门从事这一职业,但由于“本犯”不构成犯罪的原因,法律却不能对其定罪。这显然是对这种不法分子的放纵,对打击犯罪极为不力。
  2、处罚不公。这也是由于收购赃物罪对“本犯”的依附性而产生的。例如,某甲抢劫了一枚价值600元的戒指,某乙予以收购,某乙构成了收购赃物罪;而某丙盗窃了一枚价值600元的戒指,某丁予以收购,某丁的行为则不构成犯罪。同样是收购赃物的行为,收购的是同样价值的赃物,然而,由于“本犯”行为性质不同,导致收购赃物行为人的性质亦不同,前者是犯罪行为,后者则只是违法行为。尽管“本犯”行为的
  -9-
  危害程度不同,但就收购赃物行为而言,某乙和某丁的社会危害程度是一样的,不应存在不同对待的情形,否则违背了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二)完善立法建议
  -根据收购赃物罪的特点,针对收购赃物罪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应从立法上解决本罪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应确立该罪的独立性,去掉其对“本罪”的依附性,衍生性,作为一个独立罪名的收购赃物罪,应有其自身的独立性,而不应依附于“本罪”的成立而成立,在法条表述中可将“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中的“犯罪”改为“不法”。赋予其独立性则可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违法”而不“犯罪”。其次,应将该罪纳入情节犯或数额犯的范畴,以避免同种行为处罚不同。收购赃物罪作为妨害司法秩序罪的范畴,应当由情节来确定其罪过的大小,同时收购赃物作为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应由犯罪数额来确定其罪过的大小,因此,对该罪的处罚应从情节和数额两方面予以考虑。再次,量刑上可以考虑两个档次,以区别对待收购赃物情节轻重的程度不同,收购赃物数额大小不同的犯罪。
  
  参考文献:
  ①金子桐等著:《罪与罚——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②赵秉志《妨害司法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③史赞文《对窝藏、销赃罪几个问题的操讨》载《法学内刊》1998年第4期。
  ④周杰华《认定窝赃、销赃罪几个问题的操讨》载《法学与实践》1990年第6期。
  
  -10-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如何理解区分牵连犯和想象竟合犯

  • 下一篇文章:挪用公款罪诸问题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论收购赃物罪的若干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论收购赃物罪的若干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试论收购赃物罪的若干问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