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
   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预选程序      ★★★ 【字体: 】  
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预选程序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29:24   点击数:[]    

票数相等的,按姓名笔划顺序排列。”(38条) 北京市《选举实施细则》之所以规定在“酝酿”之外,“必要时,也可以进行预选”,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反复酝酿都能解决候选人超过应选名额两倍的问题。

  比如在1998年北京市县区人大选举中,门头沟区龙泉镇选举分会下的三家店选区,登记选民3891人,应选代表2人,正式候选人最多应为4人,但由于提名候选人人数太多,经过选民小组三上三下酝酿后仍然有6名候选人,超出2人,无法继续协商。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龙泉镇选举分会经过区选举委员会的批准,在1998年11月30日,也就是门头沟区协商正式候选人的最后一天,举行了一次由全体选民参加的预选。

  预选办法规定,6名候选人中选2人,多选无效;以得票最多的前3人为本选区的正式候选人。预选从早上8点进行到下午2点完成。设投票站5个,流动票箱21个。共发出预选选票3629张,收回3618张,有效选票3614张。

  “龙泉镇选举分会及时收集了选民的反馈意见,对经过预选产生的3名正式代表候选人,选民普遍表示认可,并指出如果不进行预选,凭长官意志强行确定候选人,选民只能是口服心不服;预选虽然麻烦一点,但使选民心理舒畅。”5

  四、预选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程序设计

  在2001-2002年乡级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课题组在设计了一套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预选程序,并在河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选择了一些乡镇进行试点。6试点表明,预选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周密的程序设计。

  课题组设计并经过各地实际情况检验并作出调整的预选程序基本上也可以适用于城市地区和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7.并且由于城市选民,无论是地域选区还是单位选区都比农村选民集中,这一套预选程序实施起来,应该比农村地区更为方便和集约。

  由于预选的目的是在产生候选人过多难局的时候按照多数选民的意愿缩小候选人名单,预选万全是为正式选举做准备,所以在设计预选程序和考虑未来修改选举法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如下问题:

  1.未来选举法修改应该对预选程序做出完善的规定。比照间接选举中只要候选人数超过法定最高差额比例(间接选举中是超过50%)就当然转入预选程序的作法,直接选举中的预选程序的启动,也应该规定,当提名候选人超过了法定最高差额比例(现在的规定是超过100%),就当然转入预选程序。

  2.正式选举出的人大代表应该具备相当的代表性,所以我国选举法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即正式选举的人大代表要获得绝对多数的选票。为了保证选票不致过于分散,以致出现无人过半数的僵局,选举法规定了正式候选人的最高差额比例(2倍)。但是,预选不必代表性问题,预选的目的是通过投票,找出那些最有可能当选的正式候选人,所以预选程序中不必照办正式选举中对投票人数和得票需要过半数的要求,1/3甚至1/4选民参加投票就属有效,按得票多少排序确定正式候选人。

  3.如果仍然担心提名候选人过多而出现散票僵局,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扩大现行政党和人民团体提名的范围,容许合法登记的社团的提名,或者提高选民联名推荐的门槛(比如从现在的10人提高到20人,30人)。另一个是容忍竞选。

  「注释」

  1 其实还应该包括提名候选人过少甚至未能提出候选人这种难局。参见史卫民、刘智主编,《规范选举》,第33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第355页,表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第421-422页,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史卫民,《公选与直选》,第191-19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第180-190页,280-284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 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第359页,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 史卫民、刘智主编,《规范选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 非常周密的预选程序设计,见史卫民、刘智主编,《规范选举》,第336-33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北京大学法学院·赵晓力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与时俱进

  • 下一篇文章:呼唤对抗式选举,拉选票有何不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预选程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预选程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 ››论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一种国...
  •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
  • ››财产权与宪法之关系的比较研究
  • ››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
  • ››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并行不悖
  • ››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预选程序...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