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企业“双重属性”的内在关系及其启示      ★★★ 【字体: 】  
企业“双重属性”的内在关系及其启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29:56   点击数:[]    

发展早期,企业规模较小,对于经营管理企业所需要的企业家才能而言,冒险精神是最重要的,因而企业家才能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要素而言相对丰富,而物质资本这种非人力资本要素却非常短缺。因此,企业契约更多地带有“资本雇佣劳动”的性质。但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资本要素的逐渐丰裕,人力资本要素稀缺性却来却明显,特别是异质性人力资本作为“积极货币”而言对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这就是说,人力资本正在逐渐成为赋予物质资本这种消极性货币以剩余创造能力的关键因素。观察表明,随着企业制度适应这一趋势不断对自身作出的边际调整,人力资本如魏杰所言已经开始成为企业的制度性要素。在这个时候,人力资本要素的产权主体就应当在企业内部获得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而企业契约也应当更多地表征出凸现人力资本重要性的特点。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含义。 参考文献:
1、《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范黎波  李自杰 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契约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杨瑞龙  周业安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焦赋龙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所有权、控制与企业》,德姆塞茨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企业的产权分析》,费方域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迈向21世纪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

  • 下一篇文章:关于企业家与企业家团队制度的思考---基于新疆“德隆”危机的启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企业“双重属性”的内在关系及其启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企业“双重属性”的内在关系及其启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