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企业相对业绩的评估。企业相对业绩是把企业作为一个主体融入市场,并与之相同行业的企业相对比而得出的,它加强了企业的竞争观念。但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的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且各项因素的估计又具有一定的不可确定性。为此企业应委托专业公司完成,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 三)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建立在代理人业绩上的激励模型要求有关代理人业绩信息是对称的,因为只有在此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才都知道前者应该支付给后者多少,模型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否则,若有关代理人的业绩的信息是非对称的,或业绩的度量具有主观随意性,代理人若无法证实委托人观测到的信息,则可能出现委托人道德风险问题。因为当委托人观测到产出高时,根据模型委托人应该支付给代理人高的报酬,但委托人可能谎称产出不高而逃避履行责任,把应支付给代理人的收入据为已有,如果代理人预期到委托人可能要赖账,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薪酬的激励作用也就失去了其本质。 - -注解: -[1]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 秦颖 王衍飞《国有企业员工士气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管理现代化》 -2001—1; -[3] 21世纪人才报 2002年《薪酬概述》; -[4] 、[5] 黄群慧 张凡《国企经理,行为如何长期化》; -[6] 周妙群主编《管理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6—6; -[7] 谭劲松 黎文靖《国有企业经理人行为激励的制度分析:万家乐为例(上)》——《管理世界》 2002年第10期。 - -参考资料: -1、辛向阳 《“五九现象”与中国的企业家制度》——《工业企业管理》1999—11; -2、张福明劳《动力资本价格论——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工资本质问题的研究》——《探索》2001—1; -3、郑大奇 王飞翔主编 《薪酬支付的艺术》 中国言实出版社; -4、李勇《国有企业经理报酬制度》 《工业企业管》1999-8; -5、阳志成《浅析劳动力资本》——《经济论坛》; -6、鲁开根 《国有企业家资源价值配置模式与政策取向》《商业经济文荟》 2001-4; -7、张国强 《浅析国有商业企业的产权缺陷及对策》 2000-2; -8、王刚 《期权:国企经营者激励的新方式》《工业企业管理》 2000-9; -9、秦颖 王衍飞《国有企业员工士气水平的调查与分析》《管理现代化》 2001-1; -10、冯虹 主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4; -11、孙兰 著 《21世纪的国有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