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新一轮结构调整下的中国劳动关系及工会的因应对策      ★★★ 【字体: 】  
新一轮结构调整下的中国劳动关系及工会的因应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26:57   点击数:[]    

组织并广泛发展会员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工会联合会和基层工会组织的建立。三是在工作职责的确立上,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基层工会难于承担的维权任务,由行业和产业工会来承担的要求,打破传统的工会机关和基层工会职责的界限,保护基层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四是在干部的配备上,要打破封闭,选拔一批具有服务劳工精神并兼备业务能力的工会干部充实到基层去,并进行垂直管理的试点,以降低工会干部对企业管理层的依附。推进工会组织的民主化和群众化,开展工作更多地依靠兼职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五是工会改革和突出维权应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理解。需要处理好维权和“维稳”的关系,如果工会不能有效地维权,便无法担当起党和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还会诱发各种自发性组织和敌对势力的渗透,这于党的事业是不利的。 

  4.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面临结构调整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工会对会员开展了一些新的服务,如互助保险、低利贷款、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交流。针对入世后市场竞争加剧,结构性失业突出,对职工素质要求更高的情况,工会要把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和企业重视和搞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不断增强职工的就业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技术教育阵地的作用,帮助职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5.参与国际多层次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多边协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前工会的宏观参与主要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对国际劳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参与。如参与制定新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就是否在新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引进以保护劳工权益为目的的“社会条款”提出意见。第二个层次是对区域经济组织的参与。中国工会的工作重点是推动政府重视职工权益保护工作,逐步创造条件,实现劳动法律与国际劳工标准的接轨。并与亚太经济发展程度相似国家的有关工会协调劳工政策,使劳工标准的实施既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要求,又促进国际工会运动的合作和发展。 

  在微观方面,主要是要求跨国公司承担其对公众的社会责任的社会运动,90年代以来,已有部分跨国公司、劳工团体或中介机构自行设立了一系列旨在履行其维护劳工权益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社会责任的自律性“生产守则”,以此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国工会应密切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及“生产守则”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开展实证性专题调查研究。在出口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要积极参与“生产守则”运动,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企业组建工会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能够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3.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3: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最严重的警告: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5.谭深刘开明主编:《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常凯乔健主编:《WTO :劳工权益保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 

注释: ①常凯乔健主编《WTO :劳工权益保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3页。 

  ②国家统计局:2002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lss.gov.com/news/2003/04301.ht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http://www.molss.gov.com/news/2003/0429.htm. ;

  ①张车伟:“我国就业弹性变化的趋势”,《中国劳动》,2002年第7期,第10页。 

  ②参见《工人日报》,2001年11月26日。 

  ①《工人日报》,2001年11月26日。 

  ①参见吴敬琏:“在中共中央修宪小组专家座谈会的发言”,
http://law-thinker.com/detail.asp?id=1718;季卫东:“对宪法第四修正案的期待”,http://riel.whu.edu.com/juris/show.asp?ID=287.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国企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 下一篇文章:在国家和劳工之间:市场经济下中国工会的角色冲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新一轮结构调整下的中国劳动关系及工会的因应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新一轮结构调整下的中国劳动关系及工会的因应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新一轮结构调整下的中国劳动关系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