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 【字体: 】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25:56   点击数:[]    

责任标准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的理论保持了一致性,从标准角度强化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的理论。事实上,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正经历由股东模式向利益相关者模式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认为,公司治理应该被视为处理所有对企业贡献特殊资产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16]。由此可见,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应用正反馈机制和理论的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

从国内范围来看,传统的企业资源观念仍然是货币和实物资本,出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但在现代大型企业当中,企业资源观念开始转变,人力资源正日益得到应有的承认,尤其是经营者的人力资源。在企业资源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一批经济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张维迎,1995)等都强调了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17]。另外,中国企业也开始逐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认证。值得一提的是,当今中国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过去改革当中片面和失衡发展起到了及时纠正的作用。由此可见,国内企业条件和外部环境正逐步向国际先进方向靠拢。

然而中国历史上有一种难以改变的意识形态,即非常强势的官本位意识。百姓时常有幸遇到清官,然而在清官活着的时候,却没有主动设法保护和激励这个清官,往往等清官死去之后又遇上贪官,才开始特别怀念死去的清官,一代代王朝更替,周而复始,百姓对官的爱憎意识,仅仅停留在怀念或者辱骂这个自然朴素的情感层面上,一直没有上升到激励机制这个制度层面。换句话讲,被动式约束和辱骂贪官的意识较强,主动式激励和保护清官的意识不足。由此可见,员工激励经营者机制和正反馈闭环管理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将会遇到传统和习惯意识所形成的障碍,实施工作将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没有现代企业文化基础,没有充分的培训和理解,没有必要的检查和认证,缺少配套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很有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严重变形,降低应有的效用,甚至产生不良结果。

可以预见,经过一系列传播、研讨和培训,所有者开明、经营者优秀、员工素质高、企业文化好的企业可能率先认识和应用。随着成功案例的出现和增多,将会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企业加入应用行列,从而可形成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理论和机制不仅可以应用到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等行业系统,而且可以延伸到乡村、城市等地域系统。就企业系统而言,可建立员工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就银行系统而言,可建立员工对行长的激励机制;就城市系统而言,可建立市民对市长的激励机制。

五、结 束 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为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长远发展动力以及提升整体竞争力,现代和未来大型企业应在正向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具有激励性质的正反馈机制,构造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就现代大型企业来说,企业无论是采取何种所有制,都不能回避委托-代理问题。”(林毅夫,2002 )[18]。因此,对国企而言,在有效减轻负担和正确构建委托代理体制的基础上,正确实施员工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构建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调动经营者长期管理的积极性、改善经营者与广大员工的关系、促进企业长期发展,而且有利于从制度上逐步化解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大企业风险、金融风险及社会就业矛盾,归根结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资料: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 (高鸿业等译)[M].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孙跃君. 西方管理名著提要[M].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3]吴敬琏. 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4]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张五常. 张五常坚称国企没希望[Z].北京新浪网财经纵横频道,1999.10.14.
[6]高峰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7]杨瑞龙,周业安.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钟朋荣. 美国样板频暴丑闻,中国企业向谁看齐?[N]. 中国经营报,2002.10.14.
[9]张五常. 经济解释卷三制度的选择[M]. 商务印书馆,2002.
[10]金玉成.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理论[N]. 经理日报,2002.09.10.
[11]李春琦,石磊. 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述评[J]. 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9期.
[12]许国志主编.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13][美]维  纳. 控制论[M]. 科学出版社,P24.
[14][美]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5]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美国SA8000标准介绍[Z].newyork.mofcom.gov.com, 2004.
[16]侯若石. 质疑现代企业制度理论[Z]. 经济学家(www.jjxj.com.com), 2004.04.06.
[17]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1995.
[18]林毅夫. 国企监督效率缘何低下[N]. 中国证券报,2002.09.04.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引入制度环境变量条件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分析

  • 下一篇文章:试论知识分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理论提出
  •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