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与历时多样性      ★★★ 【字体: 】  
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与历时多样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25:39   点击数:[]    

似于威特(Witt)所讲的“频数依赖效应”,即一个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取决于群体中已有多少成员作了这种选择(盛昭瀚、蒋德鹏,2002)。随着环境的重大变化,企业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可能会冲破 “频数依赖效应”的束缚对已成为惯例的治理结构进行重大的创新,由于路径依赖和企业适应性学习能力的差异,创新也会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于是进入新一轮适应性学习和市场选择的过程,在经过一个一定的阀值或频数后,某种治理模式成为主流模式并流行开来,形成新的惯例。当然,由于默示性知识的存在,各个企业只能获得那些关于该治理模式的显性的知识,各个企业的治理模式不会完全相同。
通过这样一个粗略的企业治理结构演化机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若干新制度经济学家如詹森等人提出的“最小化代理成本的组织形式会流行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弗罗门,2003)。我们认为,流行的不一定是最优的,流行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可能只是比较优秀的,也就是说是次优的。它们只所以流行,与其说因为是最优(效率最高),不如说是因为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它们。
五、几点启示
综上所述,对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而言,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的治理结构是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共同演化的结果,并不存在唯一的所谓最优的企业治理结构,现实生活中存在更多的是次优的治理结构,在相应的环境约束下,各种次优的企业治理结构都可能是有效的,具有适应性效率的。那种追求唯一的所谓最优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努力是徒劳的。
2、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推进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自发积累的关于企业治理结构演化的信息,通过有效地模仿发达国家的企业治理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治理结构演化过程中由知识的有限性带来的限制,加快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化进程,这是我们的后发优势。但是由于其中很多信息属于默示知识的范畴,无法完全移植,机械地模仿结果只能是“淮橘为枳”,这就会变成我们的后发劣势(杨小凯,2000)。因此,不能将某一国家的主流企业治理模式当作我们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目标,我国的企业治理结构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3、在企业治理结构演化的过程中,政府作为一种人为秩序,要摆脱那种认为可以人为设计出最优制度安排的被哈耶克称为“致命的自负”的束缚,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放手让广大企业去探索、去进行组织实验,为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等等,用杨小凯的话说就是“政府注意的重点不是立法,而是案例形成和创立与成例不合的新案例的程序的公正性”(杨小凯,2000)。以自发秩序为主、人为秩序为辅,是今后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最优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邓宏图.组织、组织演进及制度变迁的经济解释,南开经济研究,2003,(1).
[2]周业安等.嵌入性与制度演化[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6).
[3]哈耶克. 法律、立法与自由[M],北京:中国大白科全书出版社,2000.
[4]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 Hayek,F.A., “The Fatal Concei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6]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7]Simon, H.A.,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VOL(5),NO.2,25-44.
[8]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2(5).
[9]谢德仁.企业的性质:要素使用权利交易合约之履行过程[J],经济研究,2002(4).
[10]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J],经济研究,2001(3).
[11]青木昌彦等.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12]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冯兴元.知识、竞争与制度演化[Z],经济学家网,2002.
[14]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5]邸强、唐元虎.企业绩效差异的动态演进[J],经济管理,2004(2)
[16]弗罗门.经济演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7]杨小凯等.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整合系统分析

  • 下一篇文章: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与历时多样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与历时多样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与历时多...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