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会计审计会计理论
   作业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 【字体: 】  
作业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0:49:20   点击数:[]    

释其成本变动的成本。成本库按作业中心设置,每个成本库所代表的是它那个作业中心的作业所引发的成本。为简化计算,可将同质作业的成本库合并为同质成本库。同质成本库是指可以用一项共同的成本动因解释其成本变动的成本。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可以合并分配以减少计算工作。这一步骤的计算反映了作业成本计算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业量决定资源的耗费量,资源的耗费量与作业直接相关,成本应按作业进行汇集。

  3.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出(产品、劳务或顾客)。成本计算最终要计算出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制下,产品成本由作业成本构成,汇集的作业成本按各产品消耗的作业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出各产品的作业成本,确定各产品成本。这一步骤反映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另一原则,产品消耗作业,产品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

  对于作业会计的计算举例如下:某部门负责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存货控制,该部门全年的总成本为500000元,主要为人力成本。该部门共有员工12人,6人负责管理外购零部件,3人负责管理原材料,还有3人负责将原材料和零部件分配到车间。这三项作业的成本分配过程如下:

  1.将总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其成本动因是作业人数,以此为基础得出每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如下:

  人均成本=500000÷12=125000÷3(元)

  接受外购零配件作业的成本=6×125000÷3=250000(元)

  接受原材料作业的成本=3×125000÷3=125000(元)

  分配存货作业的成本=3×125000÷3=125000(元)

  2.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其成本动因是收货和发货的次数。已知企业今年外购零件25000批,原材料10000批,共生产5000批产品,则可计算单位作业成本如下:

  接受外购零部件的单位作业成本=250000÷25000=10(元)

  接收原材料的单位作业成本=125000÷10000=12.5(元)

  分配外购零部件的单位作业成本=125000÷5000=25(元)

  3.已知企业今年生产A产品1000件,全部A产品由10条生产线装配而成,共耗用外购零部件200批、原材料50批,A产品应分配的存货控制间接费用为:

  (200×10)+(50×12.5+25×10)=2875(元)

  单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2875÷1000=2.875(元/件)

  假如企业全年共耗用400000小时,其中A产品耗用1000小时,则在传统成本制下:

  A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500000÷400000×1000=1250(元)

  单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1250÷1000=1.25(元/件)

  以作业为基础的分配结果2.88元/件与以工时为基础的分配结果1.25元/件发生了230%的成本差异。这说明产量低、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所负担的存货间接费用在传统成本制下被少计了很多。

  三、作业会计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应用

  由上例,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成本制下,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成本往往高于其实际发生成本:产量低、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往往低于其实际发生成本。而作业会计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此外,还可提供“相对准确”的毛利信息,它认为企业20%的高产量产品,其毛利占全部毛利的80%,60%的高产量产品其毛利占全部毛利的99%,其余40%的产品只为企业创造1%的毛利。

  作业会计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许多企业纷纷采纳这一务实技术,利用作业会计提供的“相对准确”的信息,可以改进原有成本会计的许多不足。

  1.改进企业战略决策。由于作业会计对间接成本不是均衡地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因而有助于改进产品定价决策,并为是否停产老产品、引进新产品和指导销售提供准确的信息,此外,还有助于对竞争对手“价格”——“产量决策”作出适当的反映。

  2.改进存货估价。作业会计通过较好的提示成本因果关系,能较准确地确定各产品的单位成本和存货成本。

  3.改进定价决策。管理当局通过作业会计对那些产品规格特殊且无明显市价规则、价格弹性也低的产品,可以提高其价格水平;对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应顺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降低售价,扩大市场占有率。

  4.改进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控制。作业会计在费用控制方面的重要应用体现在,从以人工为基础的弹性预算转向以作业为基础的弹性预算,从以差异分析为基础的变动预算转向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变动预算。

  5.可以改善业绩评价。首先,作业会计的使用产生大量有助于业绩和考核的数据和信息,如作业成本可用于评价个人或单位的现任履行情况。其次,有助于完善现任会计,因为按作业设立责任中心和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基准更易于区分责任。最后,通过使用合适的成本动因,使得成本指标更为可靠。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合并会计报表中难点抵销项目的处理

  • 下一篇文章: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作业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作业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
  •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有关会计分部报告的几个问题
  • ››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会计视角...
  • ››会计诚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 ››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 ››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研究
  •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
  • ››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预防对...
  • ››作业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