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会计审计 → 会计理论 |
|
|||||
会计目标与会计法制化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0:48:56 点击数:[] ![]() |
|||||
经济,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所认同。所以,会计信息失真也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社会问题,特别是会计学和法学两个领域。在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的方略后会计立法的进程明显加快了,新的《会计法》把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作为其核心,并且加重了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为责任主体都是重大的改进,加上日趋完备的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建议: 1,会计准则的制订要减少会计程序和方法可选择性; 2,加快《会计法》实施细则的制订,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衡量标准和处罚标准; 3,改变会计违法责任的规定中“重刑轻民”的现状,使因使用假冒伪劣会计信息进决策而蒙受损失的受害者从造假者那里获得合理的赔偿,同时,也使造假者因其造假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大于其造假收益; 4,借鉴阿根廷、法国、巴西、意大利等国的经验,设立审计法院,强化审计监督; 5,狠抓执法环节,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些工作将帮助我们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一个法治的环境,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获得法律的保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促进当前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李若山。新会计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会计研究,1992,(12)。 [3]李若山。审计案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蒋义宏。“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调查研究[J].会计研究,1999,(4)。 [6]中国审计年鉴[R].1994-1998.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