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可能产生误导,相关性也不能得到保证。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会计采用单一计量属性。如果将单一计量属性向多种计量属性转化,提供多元的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将迎刃而解。一般情况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若两种不同计量属性的会计信息同时提供,则既可满足相关性,又可满足可靠性。再如历史成本不能解决知识经济中创新资产价值的计量,因此,在计量创新资产时,应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以反映创新资产的实际价值,列在财务报表表外予以披露。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得到统一,构成了会计职业赖以存在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 3.补充提供现金流量信息,使会计信息更相关 传统的、以权责发生制为特征的会计模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美国会计学家狄倩(Dechow)的回归检验证明,目前资本市场上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确定的盈利信息的重视程度,超过了现金流量信息。但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确定的盈利信息,容易为管理当局所操纵,一些“利润”数额非常可观的企业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因此应该补充提供现金流量信息,因为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较之盈利的信息更有利于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提供的信息而言,具有更大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更能顺应会计面向决策、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经济中,电子货币将广泛应用,现金流动将大大加快,这时现金流量信息对决策更为相关。 [参考文献] [1]赵德武。会计计量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沈生宏,刘峰编译。权责发生制、公允价值和会计信息相关性[J].会计研究,1999,(6) [3]黄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0,(7)。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