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的可比性,从而降低那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融资的企业和国际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所以,从长期来看,会计标准国际化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同时,由于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所以,各国都对未来“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权展开了争夺,通过各种途径施加影响,以维护自身利益。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欧美等国家加入WT0的时间较长,其会计制度经过新会计环境的锻炼,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近年来也在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做出修订和调整,并借助经济全球化大力推广其会计模式和会计制度,扩大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国际大趋势下,我国应当通过积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地了解、学习和分析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国家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同时更要充分利用这种交流与合作推出、介绍我国的会计制度,参与到国际化会计标准的制定中,实现双向的协调,把握“国际化”的主动权,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中国刚刚加入WTO,这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环境的影响刚刚开始,至于最终会产生什么影响,产生多大的影响,尚需拭目以待。尽管笔者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分析,但由于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所以,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如何有效地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研究会计制度改革的规律,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国际协调的双重目的,将是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编写组。企业会计制度讲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杨纪婉。现代会计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3]谢得仁。中国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之变迁[J].会计研究,2000,(12)。
[4]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个阶段[J].经济研究,1998,(1)。
[5]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5)。
[7]冯淑萍。关于建立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1,(1)。
[8]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型变迁与强制型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