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会计审计会计理论
   企业的产权关系与会计权益理论      ★★★ 【字体: 】  
企业的产权关系与会计权益理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0:39:20   点击数:[]    

的1241万元调整到1573万元,即国家股原少算了332万元。

  第四,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命题来看,设置企业股的观点有待商榷。有人将劳动价值论作为设置企业股的理论基础,借用马克思关于自由联合体的构想,认为企业自有资金为本企业职工劳动成果,进而证明由自有资金的积累所形成的企业股是社会主义股份制的可行形式。然而,这一推理忽略了“劳动者自由联合体”的建立恰恰是以产权这种法律范围的逍逝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当产权仍然以某种方式被法律界定的条件下,劳动便只能以一定方式与产权相结合,使劳动关系服从于产权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各企业所有制形式怎样不同,均按法律的形式强制确定其各自的产权关系,而合法的产权主体必须要求其法人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任何侵害,这就使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作为资本的增殖来源,仍然是维护产权关系的一种手段,不可能让其直接属于劳动者或劳动集体所有。所以,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不是构成产权的基础。

  第五,借用劳动价值论来证明企业股成立的不当之处在于:以劳动价值论来建立企业股,又以“按资分配”的产权理论来讨论股利的分派。这种推理方式是难以成立的。这样做反而有员于劳动价值的精神实质。

  第六,设置企业股的主张不利于改革的实践。因为这种主张的影响远非就到股份制的试行为止了,对于目前正在实行承包经营制的企业,已在试行税利分流的企业,或者那些正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转变经营机制的企业,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人们以变了味的“两权分离”、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为幌子,侵占国有资产、侵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出现令人堪忧的局面。1983年世界银行专家们在考察了我国企业体制改革之后,对于企业股或类似企业股的做法表示了他们的忧虑,认为企业股的政策选择,其结果将是国家对企业失去控制,经济秩序发生混乱,乃至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巨变,国家财政收入锐减等(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注释:

  ①Ronald H.Coase: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The Jorumal of Law②Alchian,Armen:Property Rights,The New Palgrave:A Diconary of Economics,The Macmillan Press,Vol,3,1987③贝多广主编:《证券经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1992年11月2日财政部颁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股票香港上市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与本文对所有者权益的分类相似。

  ⑤Henry Rand Hatfield:Accounting:Its Principles  Problens 1927.⑥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概念》,立信会计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夏博辉:《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⑦FASB Statement of Financisl Accounting Concepts NO.6:Elements of Ftatements ,1958.⑧财政部于1994年发布的《关于印发调整后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的通知》,又规定将所得税位、置于损益表中列出。

  ⑨见⑥,第196页。

  ⑩William A.Paton:Accounting Theory ,1992.(11)AAA,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Concepts  Standards:Accounting  Reporting Standards for Corporate Financisl Statements  Supplements (1957)。

  (12)J.R.Williams:Intermediate Accountint,1989.(13)蒋一苇、林凌:“企业股份共有制试行方案”,《体制改革探索》,1986年第6期。

  (14)陈同娟:《股份制企业会计》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6月版。

  (15)《解放日报》1992年5月24日。

  (16)《经济日报》1988年12月1日。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统分与信息披露的客观性

  • 下一篇文章: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企业的产权关系与会计权益理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企业的产权关系与会计权益理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
  •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有关会计分部报告的几个问题
  • ››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会计视角...
  • ››会计诚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 ››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 ››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研究
  •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
  • ››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预防对...
  • ››企业的产权关系与会计权益理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