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会计审计会计理论
   从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看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      ★★★ 【字体: 】  
从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看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0:38:22   点击数:[]    

,还是非断不可。在这种“短期利润”导向下,企业经营和决策难以体现“持续经营”。对整个社会来说更是如此,正如法国社会学家阿尔贝尔所言:‘资本主义越是成为短期财富的创造者,就越会成为长期社会价值的破坏者“。

  在公司管理以价值为目标的今天,也必须加快价值型会计模式的建立步伐。所谓公司价值就是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及其市场反应,这也就决定了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负债主要计量属性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价值管理是以未来现金流量管理为中心,在价值管理的理念下,唯有现金支撑的盈利才能带来价值增加。而且,从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经营既要谋求目前的“一鸟在手”,更要规划未来的“两鸟在林”,而且将管理决策集中在价值驱动因素方面,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的营业规模和会计利润。公司今天挣多少钱意义并不特别大,公司获得的盈利利润只有在未来的目标背景下才有意义。

  4.企业的超常发展:经常不是增长而是毁灭

  这些会计欺诈公司的经营与扩张的速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展速度是超常的。其结果印证了惠普创始人之一Dave Packard的一句话“大多数企业是撑死的而不是饿死的。”关于企业快速增长的财务管理,在理论上是比较成熟的说法:“对于快速扩张的的企业来说,增长过快是可持续增长中的关键问题:因为提高经营效率并非总是可行的,而只改变财务政策也不总是明智的。……这些公司把销售增长看作是必需予以最大化的事情,而太少考虑财务后果。他们没有意识到增长使他们骑虎难下。”(罗伯特。希金斯),应该说企业超常增长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但是其后果也是决不能忽视的,诸如资金供应与结构不协调、组织结构迅速膨胀、员工队伍极力扩充、管理与技能短缺和流程与制度不配套。至于速度中掩盖的矛盾前文已经论述。

  由此我们认为企业增长和有现金支撑的利润最大化经常是矛盾的统一体,现金性利润是企业增长的手段,也是增长的结果。“是盈利支持了增长,而不是增长支持了盈利。”(沃尔马创始人萨姆。沃尔顿语)。没有利润就谈不上增长,尤其是持续增长。高速成长的公司首先应该懂得规避成长风险。所以财务理论特别强调企业“可持续增长”,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是“管理增长”。

  5.经理人的激励制度:对股票期权的过渡依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企业开始热衷于将股票期权作为奖励赠给企业的CEO们,并且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很好地将CEO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直接挂钩。股票期权也确实有效地激励了企业的CEO主动承担风险,尽量规避损失促进股票上涨,从而有利于广大股东的利益。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股票市场以效率和诚信于股东为主要特征,股票期权制度也符合这种精神。到2001年底的时候,90%的美国大企业发送股票期权,1000多万的企业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是股票期权,股票期权占CEO收入的60%。据统计,CEO手中所控制的股票或仅占已发行股份的15%,可见这一特权的使用的已达到泛滥的程度。

  然而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狂跌和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股票期权的做法。许多人认为股票期权正在变为CEO滥用权力和侵蚀公司财富的象征。因为这种制度安排预示着CEO可能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CEO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就是不择手段地抬高股价,甚至以非法手段如造假账来操纵公司股价。尽管从表面上看,公司的股价短期内可以迅速攀升,但CEO也可以利用这种制度使公司或外部投资者的真金白银落入自己腰包。但问题最终会暴露出来,而到这个时候,受害的只是外部投资者及公司下层员工,那些内部的高层管理者则早已行使了股票期权,大捞特捞了一把,甚至已经逃之夭夭了。如安然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虚报公司利润,然后兑现大量期权,两任总裁在丑闻传出之前分别兑现超过1.4亿和6000万美元的股票。继世界通讯之后,美国第四大通信运营商Qwest通信也涉嫌造假。2001年该公司CEO Joseph Nacchio行使本公司认股权一次获利约7400万美元。自1997年出任首席执行官以来,其收入超过了3亿美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会计欺诈案的发生都是股票期权的滥用惹的祸。所以,我们必须划清经理人的激励和对股票期权的过渡依赖之间的界限,做到有度、有节。

  6.现代资本市场和企业制度中的各主体的关系的重构

  现代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商业银行、工商企业、个人投资者、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会、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公司、证券评级机构等。在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内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等,在严格监管的今天,我们应该首先强调的他们各自“独立经营”还是“混业经营”。在制度建设来看,美国会计欺诈案例已经表明,健全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好比一个球场,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分工明确,不能越位。我们还必须明确划定以下几种界限:①划定股票分析师和投资银行之间的界限;②划定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与管理咨询业务的界限;③划定真实发生的财务数据和预计的、操纵的数据;④公司董事会主席与CEO这两个职位的分离;⑤独立董事的责任是公平、公正的站在公司股东立场上,不能与公司在股权、资金、业务上有往来关系。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制度及其改进

  • 下一篇文章:西方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与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看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看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
  •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有关会计分部报告的几个问题
  • ››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会计视角...
  • ››会计诚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 ››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 ››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研究
  •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
  • ››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预防对...
  • ››从公司治理的优化来看上市公司会计...
  • ››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
  • ››从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看美国公司会...
  • ››从公司治理改革看会计国际趋同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