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会计审计 → 会计理论 |
|
|||||
论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现行会计体系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0:37:20 点击数:[] ![]() |
|||||
认为,应当根据研究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重要性原则,分别对研究开发费用给予资本化和费用化。若某项研究其未来前景将取得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由此为企业开发出一项新的产品;或该项研究能对原生产设备或生产流程进行重大的技术改进,从而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性能。这些研究开发费用应当资本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予以确认,反之,则按期予以费用化进入各期损益。在以研究项目未来前景为依据的基础上,可以研究开发费用的数额大小为参考依据,若某项研究费用的数额很小,且后期不再有投入,可以将其费用化,反之,则应当将其资本化。 2.正确处理从外部获得技术时发生支出 外购技术所发生的支出,可资本化;并购中获得的一项研发中的技术而且该项技术对企业而言并不能转作其他用途,这该作如何处理,应在合理估定该项技术之后将其计入当期费用。 3.正确处理营销支出 对于以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成立初期,往往投入巨额营销支出,同时提供许多免费或降价服务项目以争取客户。对这类企业而言,营销费用该作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在成立初始年份资本化并在以后各收益期摊销。 (三)无形资产的处理 1.无形资产的计价 现行会计实务对可辨认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且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作为实际成本,开发费用不能资本化。这意味着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少量申请费用确认。这种方法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和它们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收益。 对于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尽管无形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但无形资产所包括的各个项目其性质又有很明显的区别,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产生的途径不同,为企业创造收益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我们应当区别对待进行管理。以技术内涵而分,无形资产可分为技术型无形资产和非技术型无形资产两大类[5],我们将技术型无形资产称为技术资产,即技术资产是指无形资产中以技术为核心的资产,如专利权、电脑软件、技术诀窍、人才技术素质和能力、研究与开发支出、产品创新等。这些技术资产的质量及其数量对企业未来时期的收益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 技术性无形资产具有高收益的特征,其价值远远大于研究开发的成本,因此,对其计价的方法一是应反映实际经济价值而非历史成本,二是在不改变目前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下,在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发期间建立备查簿,记录所发生的支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研发支出的具体金额和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高科技企业的价值。 2.无形资产的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的摊销方法是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这对高科技企业是欠妥的。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所以,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在其发挥经济效益的期间进行分摊,摊销方法应反映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采用有一定依存关系的摊销方法。合理地确定各会计期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根据无形资产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并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这是高科技企业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另一个要求。 (四)存货的处理。 1.存货发出计价 高科技企业产品与原材料等存货项目的跌价趋势明显,存货发出宜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不宜采用后进先出法。 2.存货期末计价 高科技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快,高科技产品存在着进入市场初期由于供不应求而使存货可能升值,后期产品滞销存货可能贬值的特征,现行会计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对存货计价的方法不适应高科技企业。对高科技企业的存货期末计价可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五)人力资产的处理 “科技以人为本”这句广告词指的是科技产品于人友善、操作简便。其实,人何尝不是科技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呢?高科技企业的实力往往体现在公司拥有的人力资产上,人力资产对高科技企业收益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但却未纳入现行会计体系加以核算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知识资本,对知识劳动既给予记入成本费用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的报酬,又给予股权形式的报酬,使员工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在具体核算上,可编制“知识资本汇总表”和“购股权动态表”,并使用货币与非货币两种尺度进行计量。货币计量采用收益模型和成本模型,非货币法采用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综合评价。在会计科目上,设置“知识资本”帐户,分人力资本、购股权等进行明细核算。另外,考虑到人才的再生产过程包括人才生产、人才流通和人才消费,人才再生产客观上存在着价值补偿与实物更新,因此可以设置“人力资产――人才折旧”帐户,通过折旧的会计处理,使企业在丧失一项人力资源时,又能重新取得新的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资产化。 (六)风险管理的处理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高科技项目,由于自身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的风险巨大。这就决定了高科技企业必须进行风险规避,会计必须实行风险管理。例如,财务人员应配合相关技术人员收集资料,实施可行性研究,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状况及企业未来开发方向,认真研究开发项目的未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巨大投入物有所值;财务管理者要有广泛的经历和体验;善于“跳出框框”思考,能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独特的见解;加大提取科技开发费用的比重,提高风险准备金的比例,更加普遍地采用谨慎性原则,普遍采用加速折旧法,根据历史经验或行业标准合理预计产品保修责任等。 (七)收入的确认 高科技企业根据产品开发协议,可能在产品与服务尚未全部提供之前获得客户的付款,如果此时确认收入,必将加大高科技企业的风险,为此何时确认以及怎样确认高科技企业的收入是一个现行会计尚未涉及的问题。 (八)信息披露的处理。 为了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高科技企业会计工作应着重提供多种属性的报告:既包括最低层的原始数据,也包括高浓缩的综合信息;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也包括预测信息等。特别是在无形资产披露方面,一是鉴于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应将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各项资产之首;二是指出无形资产的披露原则应包括风险原则、保密性原则和易操作原则;三是建议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披露无形资产信息。 二、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 会计信息的加工利用系统是通过会计利用信息来实现参与经济管理的过程。会计利用综合信息,规划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控制经济活动,评价经济业绩。会计报表分析是会计信息一般加工利用的主要体现,管理会计实质上是对会计信息的综合加工利用。作为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在反映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及潜力方面应注意在以下方面: (一)研发预算和成本管理的处理 高科技企业特征之一是成长快。高科技企业往往是开始规模很小,管理上很不成熟,但凭借其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和管理上日臻成熟的大公司。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制造成本法,已不能合理表述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成本组成。以作业基础管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统,将成为成本管理的主流,应进一步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