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 在初级阶段产生感性认识, 随着会计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为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反过来又回到会计实践, 如在会计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目的, 证明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则就完成了一个具体过程的会计认识运动, 这亦就是会计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无疑对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传统的按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经营方式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已愈来愈不适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会计实践的需要, 伴随着十多年的会计实践的发展, 在会计界已形成了必须重新制定不分行业、不分所有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企业的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这一共识, 经反复不断的会计实践和会计科学理论的探索研究, 终于出台了由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 并于1993 年7 月1 日起在全国试行。通过这几年的会计实践检验, 证明这一新的基本会计准则是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又在逐步制定和推行具体会计准则。因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行这一过程, 就是对会计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最好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 1 ] 胡军: 《跨文化管理》,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 2 ] 郝振平: “关于会计文化研究的几个方面”, 载《四川会计》1997 年第1 期。 [ 3 ] 《列宁全集》第38 卷, 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 [ 4 ] 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 5 ] 刘大椿: 《科学哲学通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 6 ] 刘明辉: 《走向21 世纪的现代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