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同层次的外出深造、各种培训活动中来。这种不以物质形式的激励手段,对于成就感强烈、关注个人发展的馆员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和激励作用的。 2.4.4 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制度是“人本管理”的纽带与桥梁。领导者首先应该加强情感管理、注意情感沟通,营造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氛围,使馆员在亲切、愉快的环境中工作。其次要尊重和信任馆员。管理者不以个人的好恶来认识人,遇事一视同仁、照章办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工作氛围。此外,还可以经常组织群众团体开展一些有利员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信任,满足每个人的情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保持队伍的稳定,形成图书馆群体的内聚力,使馆员能够心甘情愿地为图书馆的工作献策献力。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的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关键都在于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用“人本管理”的理念来规划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事业,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新的竞争、机遇和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巴达荣贵.浅谈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J].科技探索,2010(6):46-47. [2]梁花侠,陈建文.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6(22):276-279. [3]唐红.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情报探索,2010(5):127-129. [4]张燕.网络信息服务中用户的心理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3):36-38.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