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效能的彰显:激励与约束      ★★★ 【字体: 】  
人力资本效能的彰显:激励与约束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2:04:24   点击数:[]    

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有效的制衡约束关系:股东通过用“手”和用“脚”的投票机制对公司资产的运营加以影响;董事会作为法人代表机构,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激励,并最终对股东负责;董事会聘任的总经理掌握日常的经营决策权。这样,委托人与代理人间互相制衡、牵扯,削弱了股东或经理偷懒、搭便车、机会主义的动力,减少代理人的私利隐藏行为。
5、市场约束。
    激励、约束和竞争是相互作用的,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市场及其健康运行。市场的竞争机制是一种隐性的约束机制,能够把不完全契约中没能完全准确反映的隐性信息(私有信息)还原给委托代理双方,形成一种压力,强制其自我约束。一般来说,人力资本的行为方向和努力程度受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等三方面竞争的约束。
    ⑴劳动力市场。一个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众多的经营者人力资本和生产者人力资本在市场上彼此竞争,他们将自己的成就视为自己的重要需求,在风险的追逐和成果的欢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能增加其职业声誉度和美誉度、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和价格。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欠缺,特别是企业家市场的缺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领导职务腐败和经济腐败等问题。应采取措施,形成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人力资本市场供求机制,变任命为市场遴选,保证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市场竞争中优绩优酬、优胜劣汰。同时,这能打破职务“终身制”、能上不能下等困境,对在职职员产生强大压力,促其钻研业务,提高素质,发挥才干。
    ⑵资本市场。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能为企业筹资提供极大便利,亦可保证股票期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为检验公司业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客观手段,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披露的信息及公司的市场价值显示出经营者的能力和生产者的努力程度。投资者以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表明自己的偏好,企业获得的货币选票多则表明企业内各人力资本的工作得到了投资者的肯定;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破产机制将直接危胁到经营者的现有控制权和未来的职业走向。所以经营者和生产者都不得不受到资本市场的约束。
    ⑶产品市场。各组织都要用一定的产出物(产品或服务)到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得认可,以此来反映自己的业绩和价值实现。产品或服务受欢迎的程度、价值实现的大小等竞争情况作为一种信息,它也揭示了组织内人力资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努力程度;产品市场对企业人力资本的经营和生产行为做出了一个公正的评价,起到了间接的市场约束效应。人人都清楚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便不能不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组织内各人力资本个体形成“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同庆”的合力,进而赢取产品市场的首肯。
    市场机制通过制度安排给予广大人民对生产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有约束,……激励和约束都是市场里非常本质的东西,在有效资源配置方面起着根本作用(钱颖一,1997)。惟有建立合理、有效、对应的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彰显人力资本的效能,才能使我们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体制内企业更富有战斗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李宝元,“人力资本产权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
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4、魏杰,“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企业制度的演进

  • 下一篇文章:入世后我国人才市场发展趋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人力资本效能的彰显:激励与约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人力资本效能的彰显:激励与约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问题分析及...
  •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 ››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 ››试论转型时期企业对“人财”的需求...
  • ››探讨民营企业摆脱困境的对策
  • ››职务分析—过程与方法初探
  • ››人力资源利用初探
  • ››有关人才退出机制的研究
  • ››探讨如何促进人才租赁业良性发展
  • ››分析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 ››人力资本产权化对公司财务的创新要...
  • ››人力资本经营的财务分析
  • ››人力资本效能的彰显:激励与约束
  • ››人力资本范畴分析
  • ››人力资本及其产权
  • ››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与劳动者权益的...
  • ››人力资本、股票期权与企业剩余索取...
  • ››人力资本保值增值新论
  •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及其价值实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