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
|||||
近期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7:27:51 点击数:[] ![]() |
|||||
有以下十个方面: (1)从单一价值目标的财务向多层次目标的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财务的价值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人文目标的共存状态。 (2)从为实物经营服务的财务向多元化经营的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财务经营和商品经营共存的状态。 (3)从财务部门的财务向多主体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政府财务、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员工财务共存的状态。 (4)从着眼于企业内部财务向着眼于企业外部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利用自身资源的财务与利用外部资源的财务共存的状态。 (5)从立足于现时的财务向立足于未来的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执行性、操作性财务同决策性、战略性财务的结合。 (6)从职能化财务向整合化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专业财务和整合财务共存的状态。 (7)从实体财务向虚拟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虚实共存的财务状态。 (8)从着重于资金管理的财务向着重于人的管理的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了人、钱、物相结合的机制性财务状态。 (9)从着重于资金运动过程的财务(融资、投资)向着重于风险发现、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财务发展,从而实现收益与风险均衡。 (10)从立足于企业全面实施的财务向逐步借助于外部的财务发展,从而形成企业财务的部分职能逐渐外包的状态。 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研究 本文作者首先分析了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必要性。作者认为目前我国法律或法规尚未对“国有企业”这一概念进行过明确的规定。于是如何界定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产权归属并进行企业国有产权登记和实施国有产权基础管理工作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也是在目前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需要。作者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产权界定是现阶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第二,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产权界定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迫切需要。第三,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产权界定是正确执行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和前提。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国有企业产权的基本特征。认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企业形式,其在各国立法中的定义有很大差别,称谓也不尽相同,如:公营企业、国有企业、国营企业、国家主办企业、国有公司、国有化企业、公营事业等等,然而综观世界各国立法对国有企业的规定和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国有企业产权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国有企业的资本全部或部分地来源于国家,亦即国家是企业的“老板”。2.国有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控制,其行为必须符合或不违背政府的意志和利益。3.国有企业及其运行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相联系。 最后作者提出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定义应当是指企业的资本全部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通过资本纽带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并且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了如何合理界定股权多元化国有产权归属: 第一,要合理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在某一企业资本中,国有资产投资或国家所持股份额超过50%的,该企业就是国有企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除了遵循把国家所持股份和表决权超过50%的企业划为国有企业的原则之外,也把国家参股未达50%,但国家实际上可以控制的企业归入国有企业。 第二,要用母子公司理论界定国有企业产权。从母子公司关系考虑,如果母公司是国有企业,则其子公司也应当是国有企业。当国有投资主体通过股份持有的方式对其参与投资企业的组织、业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发号施令,而被投资企业又服从这种发号施令时,就可以认定它们之间存在着支配、附属关系。这种关系既构成母子公司关系,也构成国有企业的逻辑链条。 第三,论述了我国目前政策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作者认为目前对于国有资产控股或控制的企业是否以及如何将其界定为国有企业,我国法律尚未做明确界定,但在有关政策法规中己体现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象。 在文章结尾,作者总结道: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定义应当是指企业的资本全部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通过资本纽带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明确了这个概念,就可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口径和范围,同时,也就明确了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对象。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