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二重性,决定了会计目的的二重性。基于不同的会计目的,则会选择不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方法。这样,当我们去探索会计发展的规律时,则应沿着经济利益与经济效益这双重的轨迹,去探讨不同经济时期和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对象的变化及其对会计目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的影响,从而科学地揭示出会计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许多人认为,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事实上,这只是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之一。另一动因就是出于人们对经济利益实施管理的客观要求。这二者共同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有利于自觉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我国十几年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对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这场变革中,财务会计肩负着维护改革的成果,维护改革中形成的新型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责任。但事实上,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的认识都是不足的。目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未能很好地加以克服与解决的问题,如利用企业资财营私舞弊,潜亏严重,资本不能保全,编造假帐偷税漏税,违法乱纪侵害国有资产,资财管理混乱等等,这些显然不是经济效益的问题,而是经济利益的问题。会计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会计的目的,承认会计目的两重性,在积极运用会计手段去努力实现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既定目标的同时,自觉肩负起维护人们合理的经济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保护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与完整这一重要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