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财务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Tags: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 【字体: 】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7:09:14   点击数:[]    

责任主体界定为企业管理当局,这对改进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我国目前现有的经济运行方式下,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当局,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干预程度较大,但政府部门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责任主体不明现象,仍然存在。

  即便明确了责任主体,但现有法律制度对民事赔偿责任的限制,客观上起到“保护”责任主体“造假收益”的作用。这从中国证监会事后对中介机构的处罚以及资本市场上红光实业的股东起诉红光公司而不被受理也可得到支持。其中,中国证监会本身是一个责任主体乳但它不仅不需要承担责任,反而以一个超然的权威机构身份,处罚红光实业及相应的中介机构。对红光实业的经济处罚(罚款100万元),实际上是对红光实业股东的处罚,而股东、特别是流通股股东,是最终的受害者,他们不但投诉无门,还要代人受过——承担红光实业管理者的错误而导致的罚款。这样的一个制度安排,必然诱导更多的公司想方设法通过“包装”等手段上市。

  当然,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责任最直接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1999年起逐步被强制要求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并改制为合伙制的机构,这将大大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风险意识。同时,相关会计、审计准则的不断颁布,也为注册会计师完善职业行为、明确法律责任,提供依据。可以推测,2000年起,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提供过程中的“不良”作用的程度,会越来越低。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2

  • 下一篇文章: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我国网络财务发展的思考
  • ››加强财务监督是反腐败源头建设的重...
  • ››论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
  •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防范经营风险
  • ››奥运启示录-兼谈广告行业财务风险...
  • ››网络时代 财务管理初探
  • ››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构建
  •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
  • ››三级审核在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中的应...
  • ››论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架构
  •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
  •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