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的次要方面,起主要作用的还在回族本身。回族自身对于本民族有何认识,对回族文化是何态度,是决定回族文化最终走向的因素,也是决定回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应保持什么样的姿态,是开放的还是保守的,是与时俱进的还是因循守旧的,其结果自然会不一样。回族群众尤其是民族上层更加应注意这种导向,把握回族文化的是本质精神,结合今天的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使文化更有活力、更显朝气,也才可能将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其次,突破管理瓶颈。一个产业甫一形成,就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是阻碍发展的隐患甚至危机。今天的回族文化产业,遇到了异常严重的管理上的挑战。如何让回族的传统文化生存与发展于今天的经济社会,需要足够的胆识和魄力,更重要的是有先进的管理。现在追求的质量与速度的结合,“刀耕火种”、慢条斯理,如同逆水行舟,实际上是一种落后,不将效益提上去,就无法顺利前进,遑论产业的发展了。回族清真食品方面,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一定的消费群体了,如何提高知名度,如何进一步稳定和壮大是企业更应注意的。此时应着重考虑,企业的核心价值、主打产品、市场卖点、市场需求分别是什么,只有理清这些,才能够把握好发展的依据、重点、难点、道路、前景,也唯有此,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品牌价值、文化内涵、自身形象。此外,那些小作坊,更应该加强管理,适时的整合力量、转换模式,适时地以新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思路,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
最后,突破资源瓶颈。这里说的“资源”是广义的资源,包括政策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需要用好法律、政策资源,各产业参与者需要认真学习、研究民族经济、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政策。
[4]
只有善用这些资源,我们才能趋利避害,寻求产业的理性发展。需要用好人力资源,任何事务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及人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就难以形成大的企业、大的产业。回族文化产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培养和任用一批懂文化内涵、知法律政策、会管理创造的人才,而不能有门户之见,只要利于产业发展的就应该大胆启用、放手使用,只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才能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用好文化资源,这是文化产业的应有之义,也是文化产业有别于其他产业之处。应该对文化产业所涉及的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有清醒的认识,良好的把握,才能够“形散而神不散”,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进而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回族文化产业成绩明显、前途光明、任务艰巨、道路漫长,需要包括回汉各民族在内的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潮中高歌猛进。
参考文献
[1]李新平.桑坡皮革制品叫响“河南造”[N].中国国门时报,2010-10-22(3).[2]唐智.河南回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0.[3]张娟,唐智.中原回族清真饮食文化发展初探———以开封马豫兴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唐智,董文明.河南省民族乡行政区划变更及其反思[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