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犬品种认证考核和登记,军队军犬管理机构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农业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开展了一些地方犬种遗传资源调查工作,近年来组织对昆明犬、藏獒等地方品种犬的品种评审、鉴定和新品种登记工作。为促进犬类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德国牧羊犬俱乐部(CSV)、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也开展了种犬认证、芯片注射、血统登记等工作。
2.4.2积极开展良种的保种繁育工作:公安部部属警犬基地、所、校对7个主要警用犬品种开展了保种工作,建立了种犬核心群,生产群。西藏、广西、贵州、山东、甘肃、青海等省区对当地的优秀地方品种积极开展良种保纯工作。农业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拨出专款开展地方良种犬的保种工作。
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此外,有的企业和有远见的民间养犬爱好者也自筹资金开展良种犬的核心群建设和良种保纯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2.4.3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成果: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对昆明犬等国产优良犬种复壮保纯、基因资源库建库,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建立了优良工作犬精子库;将昆明犬作为新品种上报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评审,并成功通过评定,获得畜禽新品种证书。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自2001年以来,开展了DNA技术应用于工作犬良种保纯和繁育中应用研究,成功开发出犬DNA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工作犬种犬DNA数据库。并通过了部级鉴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犬DNA检测试剂盒,我们应用自主开发的DNA试剂盒对工作犬品种、宠物犬品种及地方犬共36个品种进行了16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目前共发现230个等位基因。调查表明,我国地方品种犬的等位基因多于国外进口犬,表明国产犬的遗传资源更丰富多样。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于2004年申报了全国工作犬品种资源调查部重点科研项目,并对国内部分具有警用价值的犬种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开展了工作犬体型外貌、警用性能遗传基因研究、获得初步成果,开展了犬胚胎移植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并通过公安部科研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3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养犬业起步较晚,加上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缓解粮食安全方面的压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日益增多的肉、禽、蛋、鱼等产品,保障需要等问题涉及到国计民生,是国家和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如饲养犬数量过大,可能存在与人争粮的问题,再加上犬类如饲养管理不当,也可能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如传播人犬共患病,伤人,扰民等等,因此,在我国发展养犬业还没有真正提到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3.1我国犬类遗传资源正在逐渐流失我国一些优良地方犬品种的饲养数量正在快速减少,有的已经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犬类基因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据笔者初步调查:我国四大细犬品种中的河北细犬原产地河北省河间市现存的纯种细犬只有40头左右了。且其中有的具有近缘关系,属于濒危犬种。陕西细犬和山东细犬的数量由于当地狩猎作业已越来越少,其用于狩猎的原始用途已难发挥,都不同程度地减少。原产于中国的世界名犬———沙皮犬的原产地广东大沥饲养沙皮犬数量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大约下降了80%多,真正纯种当地沙皮犬在当地已经很不容易找到了,曾专门做过沙皮犬基因资源调查和研究的华南农业大学刘清神博士担忧:再过几年,很可能沙皮犬这个世界名犬品种在原产地将很难找到了。据昆明当地一名犬界专业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国自行培育的优秀工作犬品种———昆明犬,在昆明市当地民间饲养量也已大大下降。原产于广西钦州市的笔尾灰犬、产于江西上饶的虎皮犬、产于湖北黄石的湖北箭犬等地方品种已很难觅其踪影了,几乎处于灭绝的境地。近年来,我国藏獒等名犬品种被一些利欲熏心的所谓专家们进行“杂交改良”,使该品种犬面目全非。产于内蒙东北等地的蒙古细犬、陕西细犬等犬种因大量无序引入格力犬等国外的赛犬品种无序地杂交,其保纯工作也面临现实问题。
基因资源流失严重。
3.2对犬类宠物资源缺乏全面系统调查我国到底有多少个犬种,其中国内品种多少,各地的地方品种多少,引进品种有多少,没有哪个部门或组织进行过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对多数地方品种犬的现存数量、地域分布、品种内部包含了几个品系、或有哪些配套系、品种起源、培育过程、体尺标准、主要特点、用途等详细情况更是少有系统的资料,心中无数。
3.3没有统一的育种规划和选育目标目前,只有一些民间犬业组织成立了几个品种的专业委员会或俱乐部。但没有统一的育种目标和繁育计划,制订的标准不一,系谱档案也不详细或不完整,基本各行其是,自由发挥,除公安部部门和军队的警、军犬外,目前还没有由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或官方组织制订有关犬类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的育种规划。
3.4没有制订明确的犬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措施各地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引进、轻培育,重改良、轻保护”的现象,据对城市犬类市场和犬展报名的犬种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国外引进的犬种在城市宠物犬中占了大约70%以上,而由于培育一个优秀犬品种需要化费很多人力、财力和时间,很少有人或企业专门进行国产犬种的培育。即使有的地方品种犬采取了一些保护利用措施,也方式简单,多依附于小型犬场的选育提高,大面积的群选群育工作力度不足,对有的优秀品种资源只注重开发、利用,而忽视保护、提高,致使部分优良基因漂流遗失。保护手段落后,措施不力。目前,我国各地只有少数品种建立保种场,实施活体保护,没有积极探索生物保种方式。其它方式如划定品种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品种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基因库、测定站方面则更为落后。
3.5保种与选育关系不协调,只注重选育,不注重保种在选育过程中,只选择表型有利的个体或基因,对个体表型不理想的就淘汰或不繁殖,多按各自喜好而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没有大局观念,缺乏整体意识。特别在城市宠物犬的繁育方面,往往某头犬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就身价百倍,作为种用后,大量使用,而其它一般个体往往不被利用,其后代出现大量的近交,导致群体中基因多态性差,血统变窄,因而产生有害基因纯合的机会大大上升,群体衰退,产生一些遗传性疾病,这在德国牧羊中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遗传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现象很普遍。而另一些犬的个体中好的或未知基因丢失。如耐粗、抗病力、繁殖性能、适应性、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优秀基因发生丢失。
3.6规章制度和执法体系尚不健全虽然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各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有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和省两级保护制度,提出保护名录,但对犬没有提及。因此我国对犬品种资源保护还没有走上法制化轨道,尤其是执法体系不建全,品种资源监督管理与质量界定较为复杂,一些犬场、养犬户不向当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或犬业协会申报、申请、登记。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及履行相关手续等。
4加强犬类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和措施4.1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宣传犬类宠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犬种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犬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犬类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资源保护的工作成就,使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4.2积极开展犬类资源普查,摸清家底要积极开展犬品种资源的普查、鉴定、保护、培育和利用工作,切实加强犬类遗传资源监测与评估,及时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