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牧医论文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 【字体: 】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0:01:35   点击数:[]    

200g、白酒为引。
5.4 激素治疗
      产后24h一次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100IU或麦角新碱15-20ml或催产素8-10ml,也可皮下注射已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20mg。
      以上3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几种方法联合使用。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2004年4月20日,城关区奶牛厂李某的1头4胎龄黑白花奶牛,发生难产,产后36h胎衣仍未完全排出。
      22日检查发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39.9℃,不时努责做排尿状,垂附于阴门外的胎衣,散发出剧烈的难闻腐败臭味。经本厂兽医师诊断为气血衰弱型胎衣不下。
10%葡萄糖2000ml
      4月24日体温降到39.1℃,精神好转,胎衣全部排出,仍带恶露,但努责减轻。
      治疗:再灌用生化汤1剂,同时用10%高渗盐水1000ml、金霉素200万IU,1次注入子宫内,每2天1次,至9月3日,恶露消失,恢复正常。
      病例2:2004年4月10日兰州市城关奶牛场第54号头胎牛上午8时产下1头公犊,到下午8时仍未排除胎衣,就视为胎衣不下处理,先用土霉素制发泡剂投入子宫最深处,4月12日再次用土霉素溶液冲洗子宫,4月13日中午该牛体温升高至40.2℃,立即采用如下治疗:
青霉素                800万单位
30%安乃近               50ml
5%葡萄糖酸钙           200ml                 混合静注,下午体温恢复正常。
      4月14日用土霉素溶液冲洗1次,4月16日再冲洗1次,慢慢有部分胎衣随恶露排出,4月18日胎衣基本排出。
6讨论及体会
      治疗:当归120g,川芎45g,桃仁30g,炮姜10g,甘草10g,草果45g,益母草60g,三棱40g,莪术40g,金银花60g,连翘60g,红糖500g,研末,开水冲,候温1次灌服。同时用25%葡萄糖1000ml,20%葡萄糖酸钙500ml,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50ml,10%安钠咖30ml,1次静脉注射,早晚各1次。
6.2 本病辩证比较容易,首先抓住产后超过12小时胎衣不下的特征,再结合临床症状分清寒热虚实,即可处方用药。
6.4 本病的治疗,初期可通过产道剥离胎衣;中、后期则要灌服中药或散开寒行滞或益气化瘀。若胎衣不下日久,出现体温开高者,当配合应用抗菌素,以增强疗效。
6.5 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运动和光照,在日粮配制中注意钙、磷、硒、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的补充。
6.6 防止子宫内膜炎等的发生。调整产犊季节,避免在低气压与暑热季节分娩,产后及时按摩乳房或让犊牛吮吸乳头,促使母牛分泌大量的垂体后叶素。如果该奶牛有胎衣不下病史,可以在分娩后就灌服所收集羊水。
6.7病例1中,当归补血活血,祛瘀生新,温中止痛,润肠通便;含有维生素B12,对子宫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性”作用[3],能调整子宫功能状态,还可保肝、抑菌、抗维生素E缺乏症。与其他中药配合,或加减生化汤,寓消补、散收、刚柔于一方,消而不伐,补而不腻,散而不过,收而不留,能较快地促进胎衣排出,消除炎症,增进食欲,及早净化恶露。同时,用金霉素预防因胎衣不下腐败而继发子宫内膜炎;用10%高渗盐水促使胎盘绒毛脱水、收缩,促使胎衣从子叶脱落。
6.8 病例2中,母牛分娩后,机体功能逐渐恢复,努责能力增强,肠衣慢慢软化而脱离子宫叶阜随着母牛努责就会自行排出子宫,在胎衣排出前,往子宫里投入土霉素防腐消炎,可防止胎衣腐烂,产生毒素侵害机体。
致  谢
       在论文的资料搜集及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岳海宁副教授,王立斌讲师,张伦恭,蔺军等老师和同学的真诚帮助,在此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农畜内科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
[2] 陈北亭,王建辰.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64-551
[3] 张幼成. 奶牛疾病.  农业出版社 ,1984
[4]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兽医学[M].农业出版社,1997
[8] 齐智喜,李权武,武浩等.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  1994(2):15—49
[9] 雷素华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J].河北畜物兽医杂志,2002(10):18—30
[10] 徐作仁.奶胎衣不下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2003(10):8—45
[11] 杨玉成.奶牛胎不下的研究现状[J].中兽医药杂志,1997(2)15—16
[12] Arthur G H. Veterinary rerodction and obstetrics  (Theriogenology)6tt hed[M]  Baillieve  Tindall .1992: 282-284
[13] purchit  RC .Amerian Journal Veterinary Research .1981 42 (4)
应该说明的是,奶牛的胎盘是子叶型,上皮结缔绒毛膜胎盘即绒毛呈集中分布在子叶上,而母体胎盘以结缔组织与胎儿胎盘的绒毛相接触。由于上述特点,奶牛的胎膜与母体联接密切,不容易分离,所以胎衣排出慢(2~8小时)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2].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鸡绦虫病的流行现状及治疗体会

  • 下一篇文章: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低聚木糖与产酶益生素合用对生长猪...
  • ››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不同部...
  • ››芽菜风味狗肉香肠的研制
  • ››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
  •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兽药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 ››中草药黄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 ››论新时期我国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 ››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
  •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