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备等。 目前投放市场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部分为粉剂或散剂,其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设备简陋,加工粗糙简单,品种单一,使用剂量普遍偏大,通常都在1%-2%,有的竟高达5%(如松针粉),这不仅增加了产品成本,浪费药物,而且也影响了饲料的营养配比。在原料来源上,由于受药材采收的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限制,其本身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经粗放生产制成的产品,难以进行准确的药效评定和质量监控,以致在推广使用中出现偏差,真正科学合理的用法、用量难以掌握。 在生产过程中,有的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按原配方进行生产,随意改动配方组成和用药剂量,人为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目前在全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市场上,真正科技含量高,质量过硬,效果确实,用户信赖的名牌产品不多,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上难以担当主角,适应不了大规模、集约化畜牧业生产的要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市场上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符合“微量、高效”这一饲料添加剂的基本功能原则,难以实现产业化、标准化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朴香淑等,2002;吴德峰,2001)。 6 理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原则 理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低PH值和胆汁中稳定性好;(2)经加工混入饲料后室温下稳定性好;(3)能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等肠道致病菌;(4)微量、高效(多效);(5)起抗生素作用(替代);(6)产生非特异性调节因子。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原则:(1)市场需要,市场上急需的是能完全或部分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使得食用动物产品更安全的添加剂;(2)效果确实,发挥中草药的整体多效性,研制具有提高产量、减少应激、增强免疫等功能的饲料添加剂;(3)成本合算,一般应低于成本核算允许价位;(4)体现特色,不仅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草药特色,而且也要体现研究、开发和生产单位的自身特色;(5)配方精练,不宜庞杂;(6)添加量小,一般添加量以低于0.5%为宜,以防药源、运输、成本、适口性等诸多问题发生。可对中草药进行适当的浓缩或提取。尽量在配方中选用总提取物、有效部位等;(7)精品、系列、规范化;(8)其他方面,选择药源广、毒副作用小、稳定性好、便于质量控制、环保型中草药(朴香淑等,2002)。 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未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发展趋势为:(1)利用现代植物化学和仪器分析手段,对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如多糖、甙类、生物碱、挥发油类等,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2)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现代医药学、营养学和免疫学的方法,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利用途径、免疫调节机理和激素的分泌调控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其如何调节体内平衡,改善肠道微循环和微生物区系,以及免疫反应及体内其他生理生化反应;(3)加强中草药的配伍及其协同机理的研究;(4)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针对不同的饲养条件,开发生产精专型特异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5)加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成品和原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产品的毒理安全研究等(朴香淑等,2002)。总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畜禽长期合理使用可避免药物残留问题,它和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一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谢仲权,牛树琦主编. 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全. 学苑出版社,1996 2. 朴香淑,李德发.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促进畜禽生产性能研究现状及展望. 饲料研究,2002,2:12-14 3. 彭玉麟,参木有.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饲料,2001,8:31-33 4. 林建斌.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 饲料工业,2000,21(9):5-8 5. 程志斌,葛长荣等. 中草药有效成分与免疫功能.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1,6:22-24 6. 武瑞,康世良.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绿色生态畜牧业. 饲料博览,2001,2:19-20 7. 王友明.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中国饲料,2001,13:10-12 8. 董红霞. 中草药添加剂. 饲料研究,2001,12:32 9. 向枭,周兴华等.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动物营养上的作用. 中国饲料,2000,21:23-24 10. 吴德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现状及前景(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1:31-33 11. 吴德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现状及前景(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2:33-34 12. 吴德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现状及前景(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3:38-39 13. 吴德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现状及前景(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4:31 14. 罗应超.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误区. 中国饲料,1999,2:33-34 15. 王自良.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饲料,1998,9:12-14 16. 潘琦.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1998,6:15-16 17. 冯强,陈强等. 中草药添加剂有效成分和免疫机理及应用与前景的探讨. 饲料工业,1996,12:1-5 18. 陈金才等. 山楂粉饲喂育肥猪试验. 饲料研究,2001,10:26-27 19. 李文彬等. 生长肥育猪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筛选试验. 中国畜牧杂志,2001,37(6):42-43 20. 李思源等. 猪用中草药添加剂对比试验. 中国畜牧杂志,2001,37(5):45 21. 金岭梅等. 抗热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1998,5:13-14 22. 王晔. 中草药制剂-BMSL对猪生长肥育效果的研究.饲料研究,1998,3:5-6 23. 赵连玉等. 用中草药配制猪饲料添加剂. 中国饲料,1995,7:11-12 24. 张书贤. 中草药作仔猪饲料添加剂的配方筛选. 中国饲料,1995,7:13-14 25. 朱龙生等. 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喂猪的效果. 中国饲料,1995,7:14-16 26. 孟昭聚. 黄芪粉作肉猪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饲料工业,1996,17(5):29-31 27. 戴必胜等. 芦荟用作饲料添加剂饲喂肉鸡的试验. 饲料研究,2002,3:35-37 28. 武晋孝等.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调控肉仔鸡体脂的研究. 中国饲料,2000,13:13-14 29. 王红英. 中草药复方对雏鸡体重及血清蛋白的影响. 饲料与畜牧,2001,1:15-16 30. 彭秀丽等. Vc银翘片对蛋鸡育雏效果的研究. 饲料博览,2001,4:36 31. 许光胜.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2001,13:5-6 32. 蔡玉梅等. 金鸡散对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饲料博览,2001,5:36-37 33. 王洪生等. 中药添加剂康泰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2000,6:32-33 34. 方热军等.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地方肉鸡生长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中国饲料,2000,7:9-11 35. 汤少勋等. 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江汉土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2000,10:7-9 36. 丰艳平等. 复方中草药饲养江汉土鸡的对比试验. 饲料工业,2001,22(8):28-29 37. 蔡先安等. 香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肉仔鸡的试验. 中国饲料,1998,10:19-20 38. 王小民等. 增重散对肉仔鸡增重及抗病力的应用研究. 中国饲料,1998,21:28-29 39. 满晨等. 中草药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1997,2:30-31 40. 许会军等. 中药添加剂复方党参散在肉仔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饲料,1997,4:17-18 41. 赵建华等. 用黄芪粉作蛋鸡饲料添加剂. 饲料工业,1996,17(2):27-29 42. 冯福有等. 中草药添加剂“增蛋灵”. 中国饲料,1995,7:16-17 43. 朱建津等. 补益中药制剂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2001,22(8):30-31 44. 刘春龙等. 中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