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马克思主义
   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      ★★★ 【字体: 】  
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4:57   点击数:[]    

义及其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也是缺乏辩证法的,完全忽视了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事实上垄断资产阶级及其追随者的特殊利益,与广大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当中多数人的客观利益是矛盾的,而在资产阶级世界观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与生俱来便带有非常矛盾的性质。它们一方面在世界观上不能构成帝国主义的真正对立面,另一方面也会或多或少地表达非垄断资产阶级的多数人的利益,这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既有不彻底性的一面,如卢卡契正确指出的那样,他们的批判往往不能触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剥削,看不到克服这种经济制度的现实的社会力量,但同时又有削弱和破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制度的一面。这种两重性表明,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当然不会是所有人,有成为工人阶级革命斗争道路上的同盟军的可能性,他们当中有的人可能会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可能会在某一段时间内与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有着共同的愿望和理想,也有的人可能只是在某些问题上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语言。不论是哪种情况,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都应该像李卜克内西那样,不厌恶他们,不敌视打击他们,不把他们推到敌人营垒里去,而是充分重视他们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把他们视为联合、团结的对象,争取和引导他们成为工人阶级的同路人,哪怕只是暂时的同路人。无产阶级应该厌恶、敌视、打击的,只是那些坚定地投靠帝国主义、法西斯势力的极少数反动文人,如汉斯·尤斯特等。



  事实上,卢卡契自己也并不相信,表现主义者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批判运动,“主观上毫无例外地”都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制度进行辩护。他不是也承认在帝国主义时代也有主观上真诚地批判德国政治和社会现状,甚至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吗?只不过由于他陷入自己精心构筑的逻辑框架,最终引伸出既不符合实际,又有害于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结论。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学习列宁严格区分民粹派和自由派乌托邦的策略思想,根据现实斗争的情况,实事求是地鉴别和区分产生自非无产阶级和阶层的意识形态,切不可以孤家寡人的态度,笼统地否定它们的社会批判倾向,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豢养的“宫廷小丑”。这样做不利于工人阶级在现实斗争中联合、团结尽可能多的人,一道打击当前最主要的阶级敌人。



  最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卢卡契在分析表现主义的进步社会倾向时做出的非常奇怪的评价,例如他在分析表现主义者为反对战争而进行的激烈斗争时,却得出结论说这种斗争在客观上“只是一种假斗争”,称他们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并由此推论说,表现主义只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反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表现主义者只是“一般地”反对暴力,而不是反对具体的反动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暴力。于是,表现主义者在当年所做的任何叛逆的反抗现实的活动,在卢卡契看来,都只是主观愿望,客观上只能起到引导工人运动脱离阶级斗争核心的作用。这种推论已经到了完全不顾实际,达到逻辑混乱,强辞夺理的程度。



  卢卡契批判表现主义与独立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出发点,是指责它脱离工人运动,但又说它在方法论上与独立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具有一致性,说它作为一种抽象的反对派,竭力引导工人运动去适应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目标。尽管卢卡契承认表现主义文学运动,是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脱离正在走向毁灭的旧世界所做的目标模糊的尝试,却又称它为“投降派”。显然,卢卡契是把表现主义文学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种修正主义现象来批判的,这样他就错误地估价了表现主义的阶级基础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并非任何自发的没有明确目标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叛逆活动,都会成为“投降派”活动,成为引导工人阶级脱离阶级斗争核心的政治阴谋。卢卡契把表现主义与独立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进行批判,在表达方式上必然处处都会陷入自相矛盾。



  最不能令人信服的是,卢卡契指责表现主义为德国法西斯主义的产生扮演了意识形态准备的角色。卢卡契的论据之一,是说表现主义是一种“假反对派运动”,说它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客观上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做的“间接辩护”,说这种批判最终只能起到为法西斯主义创造群众基础的作用。我们前面已经指出,这种推论方法在逻辑上是混乱的,其结论是不能成立的。他的另一个论据,是说表现主义像德国许多哲学思潮一样,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可这一点并不能成为表现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具有渊源关系的佐证。卢卡契在这里显然是把葛兰西批判意大利未来主义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关系的观点,机械地搬来批判德国的表现主义了。第三个论据,也许卢卡契认为这是支持他的观点的最有力的佐证,是他对库尔特·希勒的所谓“精英联盟”思想的批判。在卢卡契看来,希勒主张的从思想上克服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最后走向“精英统治”的道路,是一条从尼采经索莱尔、帕莱托到法西斯主义的道路。(18)希勒的主张诚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卢卡奇的推论显然亦属捕风捉影。卢卡奇为了弥补自己逻辑推理的漏洞,紧接着又说他并非指某个人走向法西斯主义的道路,而是指“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思想精英”们经过意识形态的各种左的或右的发展阶段,最后必然会走向法西斯主义。他说的这个“必然”,实际上“未必然”,卢卡契不得不在括弧里说明“索莱尔自己并未成为法西斯分子”。历史证明,表现主义者中的绝大多数,后来并未与法西斯主义同流合污,却大都成了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这其中也包括他在论文中批判的希勒和品图斯。希勒除了一直坚持他的所谓“精英政治”乌托邦之外,在经济危机和法西斯势力崛起的关键时刻,都曾表示拥护社会主义,认为“经济危机和文化危机只能用社会主义的、革命的办法来解决”。并主张“精英”们当前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参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实现”。(19)真正成为法西斯文人的,只有汉斯·尤斯特等极少数人,而卢卡奇在勾画表现主义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汇入法西斯主义”道路时,却偏偏丝毫未提及尤斯特等人的思想发展道路。



  卢卡契关于表现主义=独立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法西斯主义的结论,出现在三十年代初期德国工人阶级反对法西斯斗争的关键时刻,是极不利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统一战线策略的,它反映了当时德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内存在的宗派主义情绪。卢卡契对待德国当代文学中这个文学现象的态度,与扬·赫特菲尔德和盖奥尔格·格罗斯当年对待德累斯顿画廊的错误态度,性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涉及的是古代文化遗产,一个涉及的是“当代文化遗产”(布洛赫语)。卢卡契对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这种批判,在三十年代中期发生在流亡杂志《发言》上的关于表现主义的论争中,遭到许多德国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的批评,甚至连他在这篇论文中关于表现主义创作方法所做的那些颇有价值的中肯的分析,也因其教条主义的弊病,而遭到他的论敌的批驳。



  注释:



  ①转引自克劳斯·肯德勒《戏剧与阶级斗争》,柏林-魏玛,建设出版社,1974年,第415页。原载卡尔·李卜克内西《书信集》,柏林-维尔默斯多夫,1920年,第119页。



  ②转引自贝恩哈德·魏斯巴赫《我们与表现主义》,柏林,科学院出版社,1972年,第70—71页。



  ③转引自贝恩哈德·魏斯巴赫《我们与表现主义》,柏林,科学院出版社,1972年,第22页。



  ④见汉斯·马耶尔《回顾表现主义》,载作者《论德国当代文学》,汉堡,罗沃特出版社,1967年,第3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 下一篇文章: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问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逻辑错误
  • ››马克思的“转型”问题和斯拉法的标...
  •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
  • ››“实事求是”命题的存在论意义——...
  • ››论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共产党宣言》思想的胜利
  • ››第三世界的阶级、政权及其他
  • ››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
  • ››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
  • ››表现主义舞台美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