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中某种活动过程的结果;而“认识”(understanding)和“评价”(evaluating)是动词性的,表征这种活动过程本身。因此,与作为活动过程的实践直接相对应、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的,不是作为活动结果的价值和知识,而是作为活动过程的认识和评价。由此可见,理解“价值”与“知识”的区别,前提在于理解“评价”和“认识”的区别。认识活动作为实践活动的一个侧面,是要使同样作为实践要素的事物呈现出其对于实践的真实(truth)、真相、实在,而其呈现的结果便是所谓“知识”;而评价活动作为实践活动的另外一个侧面,则是要使这个事物呈现出其对于实践的意义(meaning),而其呈现的结果便是所谓“价值”。换句话说,价值就是通过评价活动呈现出来的事物对于实践的意义;与此相对,知识就是通过认识活动呈现出来的事物对于实践的真实。这里所谓“呈现出来”,就是为心灵所意识到;但心灵所意识到的真实或者意义,并非对于人或“主体”抑或“客体”的,而是对于整个实践活动的。这就是说,无论认识还是评价、知识还是价? 担技确侵魈澹ㄖ鞴郏┓峡吞澹ǹ凸郏卜强吞澹ǹ凸郏┓现魈澹ㄖ鞴郏隳凳鞘挛锓鲜导嗉捶鲜导旧淼哪谠谝蟆?/P>
总而言之,极而言之,对于实践主义来说,实践就是一切。
注释:
1、这是我们新创的一个词,英文无Practicalism 。
2、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学术界》2000年第2期。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3、关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范畴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的关系,是个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
10 《费尔巴哈》第2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页。
13、《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38页。
14、《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5页。
15、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
16、 参见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转自: 仅仅学术交流与学习之用,非商业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