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政权内的社会精英是发展的关键性变项,他们的自身素质,个人经历和价值取向决定着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命运。目前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中所形成的种种差异,尽管有着种种历史的、社会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却是与这个领导层的素质和决策有关的。换言之,发展的差异就是第三世界政权中领导层素质的差异,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大体上能站得住脚的。
注释:
[1] Vicky Randall and Robin Theobold,“Political change and Underdevelopment”London 1985,P8-32.
[2] Bjorin Hettne,“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Three Worlds”Longman1990,P86.
[3] Charles P.Oman and Ganeshan Wignaraja,“The Postwar Evolution of Development Thinking”New York 1991,P06-207.
[4] Charles P.Oman and Ganeshan Wignaraja, Ibid, P153.
[5] 科林·利斯:“资本积累,阶级形成与依附:肯尼亚个案的重要意义” (Colin Leys,“Capital Accumulation,Class Formation and Dependency:the significance of the Kenyan Case”)载R·密利本德与J·沙威利主编“1978年社会主义读者文摘”。
[6] 沃勒斯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Immanuel Wallerstein,ed,“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第19页。
[7]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I.Wallerstein,“The Modern World System,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 Economy in the Sixteehth Century”)伦敦1974年,第7章。
[8] 比约恩·赫特勒 《发展理论与三个世界》 朗曼1990年版,第82页。
[9] 罗克斯巴勒:《低度发展的理论》(I.Roxborough,“Theories of Underdevelopment”)伦敦1979年,经146-148页。
[10] 阿莱依与索尔:“热带非洲的社会主义与经济发展”,(G.Arrighi and J.S.Saul ,“Socialis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ropical Africa”)载于《现代非洲研究》1968年第6卷,第2期,第149页。
[11] 埃里克·沃尔夫:《20世纪的农民战争》(E.Wolf,“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纽约1969年版,第291页。
[12] 沙宁:“对农民的界定:在马克思主义辩论中的新旧概念化与非概念化的观点”(T.Shanin,“Defining Peasants:Conceptualizations and Deconceptualizations Old and New in a Marxist Debt”)载《农民研究》1979年第八卷,第4期,第38-60页。
[13] 罗克斯巴勒:《低度发展的理论》第94页。
[14] 同上。
[15] 史克拉:“非洲阶级统治的本质”(R.Sklar,“The Nature of Class Domination in Africa”)载《现代非洲研究期刊》1979年第17卷 ,第4期,第549页。
[16] 彼得斯:“关于社会帝国主义的新观点:边缘地区的社会阶级”(J.Petras,“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Imperialism and Social Classes in the Periphery”)载《当代亚洲月刊》1975年第5卷,第3期,第307页。
[17] 桑德布鲁克:《政治的基本需要》(R.Sandbrook,“The Politics of Basic Needs”)伦敦1982年版,第218页。
[18] 皮特·沃斯利:《三个世界》第232页。
[19] 罗克斯巴勒,《低度发展的理论》第87页。
[20] 戴维·麦克莱兰:《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225-226页。
[21] 拉尔夫·密利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9页。
[22] 维基·兰德尔与罗宾·西奥博尔德:《政治变化与低度发展》第151页。
[23] 普朗策斯:《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N.Poulantzas,“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es”)转引自《政治变化与低度发展》第152页。
[24] 拉尔夫·密利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第116-117页。
[25] 拉尔夫·密利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第119页。
[26] 奥曼与威格纳尔加:《战后发展思想的演进》第219-220页
[27] 同上,第221页
[28] 阿拉维与沙宁主编:《对“发展社会”社会学的介绍》(H.Alavi and T.Ahanin,eds,“Introduction to the Saciology of Developing Societies”)伦敦1982年版,第57-58页。
[29] 同上,第53页。
[30] 古尔本编:《后殖民社会的政权》(H,Goulbourne,ed,“The State in Post-Colonial Societies”)伦敦1979年版,第60页。
[31] 同上,第44页
[32] 南方委员会的报告:《对南方的挑战》1991年北京版,第245页
[33] 参阅:E.P.汤普逊:《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E.P.Thompson,“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纽约1966年版,第9-12页
[34] 维基·兰德尔与罗宾·西奥博尔德:《政治变化与低度发展》,第8页。
[35]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 四川人民出版社会1988年版,第93-94页。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转自: 仅仅学术交流与学习之用,非商业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