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很容易推出西文跨国公司在发展 中国家投资生产的原因。这些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其销售收入除了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国际贸易中,发达国 家力图压低发展中国家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而极力抬高本国工业制成 品的价格,以此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借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和转 移。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是发达国家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利最大的话,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 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则使得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了长远利益,虽然也伴随着某种 社会痛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金融 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时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发达国家 的学者和政府还是对此抱有一定担心,他们担心跨国公司把本国的先进科技扩散到发展 中国家,从而失运河相对于这些国家的技术优势。(Robert Gilpin,1975)同时,在这 些发展中国家内部,如何分配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的更多的价 值,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权力结构 的存在,价值分配有利于强者和富者,社会贫富悬殊日益严重,特权消费社会和广大贫 困阶层并存,或者是政权当局不能有效推进现代化,或者是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 琼·罗宾逊(J.Robinson)说:“世界情况在开始好转以前肯定还要恶化下去。”[11] 我们也可以说,世界情况在恶化下去的时候,就在酝酿着好转的动力。所以,在当代经 济全球化背景下理解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必须抱着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http://www.qiqi8.com 刘同舜: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前言”,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年第1版,P2.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年10月第一版,P46,P47,P48,P49,P51,P52. U.S.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Robert Gilpin.[monograph],New York:Basic Books,[1975],P32,P33.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年10月第一版,P52. 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月第1版,P20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版,P31,P31-32 .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8页. [9]杨宇光:《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P44. [10][11][英]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2年6月第1版,P395、P396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