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学论文
   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      ★★★ 【字体: 】  
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29:04   点击数:[]    

想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 
    趋势之一:坚持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加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的兴起,不仅是由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毛泽东长期以来一贯强调的实事求是,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正是紧紧地抓住了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因为如此,如何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http://so.qiqi8.com
  自中共十五大明确地提出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以来,理论界对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热烈的讨论。其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一脉相承,两个阶段。一脉相承,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之“脉”。没有这个结合,那就是教条主义,难以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实际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是继承,也是发展。从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继承,也是发展。两个阶段,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毛泽东思想阶段,后一个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阶段,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了新道路、开拓了新局面。两个阶段的关系,有继承、发展与继承、纠正和发展的争论。关于比较研究的背景,中央党史研究室郑谦研究员认为,应着眼于被比较的理论所处的时代背景。关于比较研究的标准问题,许全兴教授认为,只能是实践。[9] 
    趋势之二:重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研究,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根据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重新学习毛泽东建党思想十分必要。田克勤、田岩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其理论渊源。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从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永远在符合时代进步潮流和中国发展方向的位置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最突出的是两点:一是强调先进性,二是强调广泛的代表性。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其丰富的内涵贯穿了一条主线,即怎么使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在各种复杂的斗争中能够保持它的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成为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另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倡导了党的三大作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格化,要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来体现,从而使人民群众真正看到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归根到底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塑造和养成优秀的党风来实现的,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一条相当成功的经验。[10] 
    趋势之三:毛泽东晚年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将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实践,着重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其根本内容与跨世纪后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遇到的重大课题有许多相类似的层面。例如:在新旧体制转轨、封闭开放相互冲突的条件下,在持续向现代化演进的过程中,如何使中国既要不断地改革开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既要不断地摄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和优秀的文化,又要坚决地抵御和积极清除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推动生产力不断地发展,又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等。重新研究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实践,必将给人民以深刻启迪和帮助。石仲泉等认为,研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就充分地肯定了毛泽东探索的积极意义。[11]汪杰指出,毛泽东晚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生的错误是有其原因的,并将真理与失误交织、成就和缺点共生之复杂景图呈现在人民面前,必然给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启示。[12]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较之以前,资料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领域有所更新,方法有所改进。但是,也有不少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心态比较浮躁,容易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不重视对原始资料的消化和吸收;研究的思路不够开阔,写论文往往容易落入常规俗套,缺乏新的视角、新的表达方式;研究的方法过于单一,就事论事的多一些,盲目比附的多一些,读后给人的印象不深;研究的创新意识不足,观点雷同的不少,课题重

       

复较多,缺少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有力度的理论分析,缺乏能够开创研究新局面的力作。但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将有一批力作推出,提高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水平。 
   
【参考文献】http://so.qiqi8.com 
   梁怡.国外研究中国革命史的历史考察——澳大利亚部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2). 
   王世谊,郭渐强.毛泽东思想研究: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吴军.中国哲学的“和题”——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和历史地位评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5). 
   曾军.熔铸时代精神深化系统研究——二十年来国内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3). 
   王湘军.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2). 
   刘泽雨.毛泽东党风建设的理论建树和若干特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6). 
   庄福龄.简论新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沦研究,1999,(6). 
   郑谦.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9] 许全兴.着眼于理论的新发展进行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10] 田克勤,田岩.“三个代表”思想探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11] 石仲泉,唐洲雁.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若干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6). 
  [12] 汪杰.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发生失误的原因[J].社会主义研究,2000,(5).http://so.qiqi8.com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性格冲突与中苏大论战

  • 下一篇文章:试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特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政党“治理责任”机制失效的理性...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 ››探讨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从海南岛战看兵棋推演
  •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 ››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
  • ››近2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模式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