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学论文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字体: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20:10   点击数:[]    

,这是历史的伟大进步;但在同时,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制度,它又是存在着弊端的;然后才有20多年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改革。这样的曲折前进,是可以理解的。毛泽东在建国后前7年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功绩是主要的。
三、关于毛泽东功过的社会根源
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他晚年的错误形成尖锐的反差。许多人发出疑问:同一个人会如此地相异,简直无法理解。在寻找他犯错误的原因的时候,人们往往寻源于他在胜利时的骄傲。应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但局限于此,却是比较浅层的观察。仅仅这样看,绝弄不清毛泽东功与过的关系,更想不到功与过实出于同一个社会根源。中国的革命是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国中发生的、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农民群众为主力军的革命;是经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然后引导中国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在这样的国家中,无产阶级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点。首先,中国无产阶级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非常坚决;其次,中国无产阶级从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之下,基本未受第二国际的消极影响;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建立工农联盟,这极大地增强了革命的力量。从社会根源方面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中国无产阶级优点得到极大发扬并转化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的结果。在中国这样的国家进行革命,要求其领袖具备特殊的条件。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产生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自己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党的领袖一方面必须善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掌握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具有中国文化的深湛修养,从而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第二,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就要求党的主要领导人学会打仗,成为善于作战的军事家。不会打仗的人,不论如何高明,都难胜任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第三,中国革命的另一特点和优点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农民战争。这就要求党的主要领导人深刻理解农民的苦难和革命要求,善于带领农民主力军并发挥其历史作用。不了解农民的人,难以真正理解这样的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寻找自己的领袖,最后找到了毛泽东。这是因为毛泽东具备了上面的三个条件,满足了中国革命对于领袖提出的基本要求。恩格斯说:“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3页。)这就是说,偶然性中贯彻着必然性。“韶山出了个毛泽东”,这纯属偶然;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成为党的领袖却是偶然中的必然。
但在今天,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中国无产阶级的三大优点同时也就蕴含着三大弱点:一是受压迫深重而革命坚决,但同时,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理论准备非常不够,对革命成功的要求又十分迫切。我在自己的一部著作中曾经指出:“植根于半封建旧中国土地上的中国无产阶级,其思想理论准备的不足与阶级仇恨的强烈和期盼解放的心情的强烈这样一个矛盾是中国无产阶级易犯‘左’的错误的根本原因。”(注:陆剑杰:《19-21世纪中国的命运》,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307页。)中共党内存在着深厚的经验主义土壤,易囿于一孔之见,缺乏远见卓识,难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因而,一旦党内出现教条主义,极易为其左右。二是我们党一开始就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因而对各种社会学说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诠释缺少对比,缺乏深刻的分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又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产生的重要原因。三是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农民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农民的比较狭隘、比较闭塞和崇拜超凡权力的弱点也就渗透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毛泽东具有一系列特长,使他能够满足当时对领袖素质的要求。但这些特长也包容着弱点甚至某种危险:一是深刻理解中国文化,但也容易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了解不够。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需要努力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时候,往往缺乏更强的内心驱动力。二是善于指挥战争,但也容易把战争的指导规律和特殊做法错误地移用于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战争中,有“兵败如山倒”的短暂而发生质变的战略关头,经济建设却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大跃进”的出现,多少有误用战争经验的因素存在。三是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但也容易受农民的消极面的影响,把小生产中家长制的思想带到共产党内来。毛泽东晚年的“一言堂”正是这种消极因素在个人权威增长、人们纷纷愿意跟随其前进时的一种发作。
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功过就社会原因而言都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植根于中国无产阶级的素质结构之中。他建立功勋的那些素质中正包藏着令他犯严重错误的负面规定和隐性原因。当然,毛泽东的功劳在相当程度上是他个人的建树,而他的过失也有自己的责任。但是,作为后人,我们应当更重视社会原因的分析。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较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在对领袖人物功过的评价上也应坚持马克思的这一历史观念。
哲人说过:历史的退步都是会用历史的进步来补偿的。因为退步了,发生灾难祸害了,人民受到了教育,起来反抗和斗争,就必会促成历史的进步。但是否也可以说:历史的进步也可能会有随后的历史的退步来减损呢?在中国,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毛泽东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倡导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军事家,指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举世震惊的胜利;毛泽东作为深切了解农民的伟大政治家,为建立工农联盟,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扭转中国历史前进方向的功绩。但是,中国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农民意识中的落后成分,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经验的错误移用,导致他晚年犯了个人崇拜、一言堂和“阶级斗争为纲”的严重错误。中国人民找到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胜利,但在取得胜利以后,也为毛泽东的历史局限性和弱点付出了代价。这是否也是一种辩证法呢?
四、关于毛泽东功绩的千古传承和毛泽东过失的一时影响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仅要考察他的功劳和过失在发生时的实际情况,尤其要研究他的功劳和过失的性质和它们在久远历史上发生的影响。
毛泽东所建立的功勋,就其性质而言,是成功地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针对剥削制度而进行的革命,根本改变了上一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惨境,根本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建立了这样的功劳,使毛泽东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胡耀邦语)。
毛泽东所建立的功勋是多方面的,其影响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
——毛泽东创立了中国工人阶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毛泽东对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 下一篇文章:毛泽东的历史创造者思想探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政党“治理责任”机制失效的理性...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 ››探讨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从海南岛战看兵棋推演
  •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 ››论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 ››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 ››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
  • ››论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 ››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