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应向治本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的战略开发层次发展,其解决的途径就可采用表中的思路。此外,有些企业由于并未生产最终消费产品,其产品的环境保护与供应商及客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对此类企业可提出“绿色流程”的环保要求,以推动整个产品链企业群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其具体程序见图4。 图4中的LCA是一种从材料采购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等所有阶段对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下游(图4:略,利用环境成本资料实施产品键环境管理的流程参看《会计研究》2000年第6期第59页)厂商选择上游供应厂商、厂商产品设计的重要手段,据此可建立环境保护的“绿色流程”。
三、结论
本文认为,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现实背景,使其建立环境成本制度已成必然趋势。环境成本的核算,可采用以物质、能源消耗型和费用效益型两类中的一种进行,并对外揭示环境成本的报告信息。以此为前提,将有关数据应用在企业的环境管理分析、决策、控制中,可大大降低环境负荷,提高环保效益。当然,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但只要沿着这一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环境成本制度的建立和应用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流圭.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会计研究,1998;5:4 2、八木裕之.环境成本概念分析.会计(日),1999;156/2:258 3、宫崎修行.综合环境会计方法的探讨。会计(日),1999;155/6:910 4、吉田阳以“绿色收益”提高竞争力.东洋经济(日),1999;11/6:80~81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