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银行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型和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 【字体: 】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型和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5 19:50:58   点击数:[]    

业改制、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五)取得的成效

    七年来,聊城工行累计为870 户小企业发放贷款74 亿元;目前小企业客户数达到670 户,贷款余额为50亿元,较年初增长42.58%,小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速两项指标已经超过了当地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但小企业贷款无一不良,是全省唯一一家没有不良贷款纪录的二级分行。小企业贷款的综合收益率比一般法人贷款高出27个百分点。

    三、银行规模与小企业融资的分析

    对于从商业银行规模角度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有若干不同观点。童鑫德、杨桂花(2005)等认为,无论是何种规模或体制的商业银行来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都能分散风险、开拓市场,对银企双方是互利的,商业银行可以主导小企业融资。而林毅夫、李永军(2001)、段卫平、王娜(2003)等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融资存在规模和所有制歧视,由于高成本、高风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天生地”不适合也不愿意对小企业贷款,因此提出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另外,樊纲(2000)、张杰(2001)等经济学家主要从体制冲突的层面讨论了非国有小企业的银行融资问题,认为小企业由于体制上与国有商业银行不匹配,所以不适于从国有银行融资。徐滇庆(2002)等则提出发展民营银行的观点。上述观点包含着独到的见解,在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忽视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小企业融资中的主要地位。

    本文通过聊城工行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案例,证明了大型金融机构在支持小企业贷款中的优势地位。从工行小企业贷款所占份额看,聊城工行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超过了长期以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的农村信用社,而且目前仍然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这证明了一个大银行在服务小企业上并没有显现出劣势,而且还具有一定优势。

    其一,信息分析方面。信息的第一个层面是信息便利,即地缘优势;第二个层面是信息技术或金融信息分析能力方面的优势;第三个层面是银行经理采集信息的意愿和激励的差异。一般认为,中小银行在第一、第三方面占优势,大型银行则在第二个方面占优势。其实,我国银行业主要采用分支制(总分行制),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这使得国有银行的下属分支机构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中小银行,拥有等同于中小银行的权利和经营范围,在获取小企业的“软信息”方面并不高于中小银行。而且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型银行第三方面的劣势也会越来越不明显。除此之外,大型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大客户与小企业经济往来频繁,其中也反映出小企业的信息,因此,大型银行拥有大客户所反映的小企业的信息优势是中小银行无法比拟的。

    其二,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方面。中小企业贷款属于风险比较大的业务,因此,对银行的风险分担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大型银行客户范围和地域范围较广,可以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和业务领域内有效地分散风险,可以有效地抵御地区经济衰退或地区经济风险对银行经营的不利影响。大型银行一般有比较成熟的贷款风险管理模型和风险分析人员,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缺乏成熟的信贷风险模型和风险分析的人力资本,也造成了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劣势。在范围经济方面,大型银行也比中小银行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大型银行可以向小企业提供比较全面的金融服务,降低小企业获取包括贷款在内的金融服务的成本,吸引小企业将大型银行作为自己的关系银行。综合而言,传统的强调中小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优势的观点,明显忽略了风险承担能力在小企业贷款中的作用,是中小银行优势论的又一个理论偏失。

    其三,贷款技术。在中小银行作为小企业的主要贷款人的背景下,是以关系贷款为主;而在大型银行介入小企业贷款之后,就发展适合大型银行运作特点的技术。随着银行业竞争限制的解除、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成本的降低以及信息生产的专业化,大型银行逐渐介入小企业信贷市场,在与中小银行竞争小企业客户的过程中,发展起依赖自身信息优势的贷款技术,如客户信用评分技术。银行规模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贷款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影响、交互促进的。因此,从信贷技术的演进规律来看,银行规模的扩大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小企业融资困难,只是改变了小企业取得融资的方式。

    其四,产权优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陆续上市,标志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备了合理的产权结构、优良的资产状况、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在产权方面中小银行并不比国有商业银行占优势。

    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型银行不仅是大企业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也是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重要来源,并且大型银行在支持小企业发展方面具有信息分析优势、风险评估和管理优势、贷款技术优势及规模优势。

    四、结论

    第一,大多数学者,尤其是国内学者认为,中小银行在支持小企业信贷融资方面相对大型银行具有比较优势,也具有更高的效率。但大型银行在信息收集与处理、风险评估与管理、业务创新、贷款技术等方面具有中小银行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因此,大型银行在支持小企业融资方面并不比中小银行逊色,在信贷融资效率方面更有优势。

    第二,仅从小企业信贷融资需要的角度就认为应该发展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银行体系规模结构特征是由经济、技术、制度、传统等综合作用决定的。

    第三,仅从中小银行在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优势就认为应该发展中小银行来满足小企业贷款需要也是片面的。即便在对小企业贷款上,信息优势只是一个方面,在风险承担、贷款技术、提供综合服务方面,中小银行相对大型银行显然不具有优势。

    第四,信贷技术进步提升了大型银行服务小企业的能力。事实上,在小企业贷款方面,大型银行相对中小银行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五,国有银行在支持小企业信贷融资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具有广阔的空间。国有银行可以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产品创新、业务流程创新、运行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完全可以有效支持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超,敖宏,胡威,王翔。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定价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2]刘吉运,王安国。充分信任抑或条件成熟:德州工行小企业贷款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4)。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4]郭朝先。借鉴国外经验构筑我国中小企业支持体系[J].经济问题,1999,(3) .

    [5]苏南宏。破解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障碍的策略研究[J].当代财经,2009,(4)。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基于企业并购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动因的分析 郝宏晓

  • 下一篇文章:西班牙银行业不良率攀升原因及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型和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型和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 ››中国银行个人业务存在问题及发展对...
  •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后保持盈利...
  • ››村镇银行风险及其策略浅析
  • ››浅谈银行经济中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 ››商业银行股权质押贷款实务探讨
  •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析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
  • ››探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策略...
  • ››浅探汇率变动影响下的产业结构升级...
  •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型和小企业...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