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区域因素。如前所述,云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与全国有很大不同,虽然特殊的区位优势奠定了云南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大西南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如果不充分考虑云南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基础建设薄弱的实际,那“桥头堡”建设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国内因素,如果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一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略,那将加速桥头堡建设的进程。第三,国际因素。实践证明,区域范围内的国际局势状况是促进该区域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如果国际局势稳定,国际关系良好,就能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桥头堡建设就会得到稳步推进,相反,如果地区国际局势动荡不稳,该区域稳定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就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亚欧大陆桥战略的实施,充分说明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良好,虽然局部地区如阿富汗等国局势不太稳定,但整个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为建设桥头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第四,与周边国家关系因素。从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中国先后与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难得的周边环境。然而,云南在建设桥头堡战略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在对周边国家情况方面,研究还不深、不透,对合作对象的合作意愿还把握不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还存在着一厢情愿的情况;就国内政策而言,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还不够系统、支持力度还不够,边境地区开放度还不高、人流物流还不畅;还缺乏对跨国公司在滇设立总部和办事机构的具体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对外开放的集聚效应。此外,云南在对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果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口岸通关等政策一刀切,就很难开展大规模的贸易与合作开发。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条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条件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条件下,国际关系往往显得十分复杂。云南在建设“桥头堡”进程中,必须站在国际视野的战略高度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格局和地区发展态势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七、误区七:机遇认识上的偏差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不仅会提高云南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而且将为云南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为,为了确保桥头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必然会将“桥头堡”建设纳入国家整体规划,并出台一系列涉及建设“桥头堡”的新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在“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云南在对外开放、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将会有一系列新的跨越式的变化,其经济社会发展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但从其他省区的经验和云南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着过分依赖国家的心理,忽视自身内部潜力挖潜和水平提升的现象,“等、靠、要”思想严重。尤其是在战略布局和操作层面,如何在各领域、各行业制定出符合国家建设“桥头堡”要求的,能体现云南优势和特色的具体框架还显得远远不够,如果这种认识和行为不尽快改变,云南建设“桥头堡”的机遇就会丧失,即使其建设战略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可能只会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如边贸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通过“桥头堡”战略全面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难于完全实现。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