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要做到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佳组合,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高校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的选择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每所高校都应努力发展具有特色和水平的学科和专业,作为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基础。要特别强调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战斗力,而且,这种特色一定是要有优势的特色。确定本校的特色学科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①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②面向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前沿学科;③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发展人文学科;④促进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共同发展,交叉互融,发展边缘交叉学科。 开展应用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主攻方向。地方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最主要表现之一为地方高等学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因为:①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服务和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②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③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学科队伍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学校经济实力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历来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主要任务是促进技术创新,将国内外的先进技 术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地方高校要努力成为地方应用研究的主力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成为各地新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科技园要成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辐射源。 高等学校应自觉地树立起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增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自身特有的贡献;同时,高等学校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培育大量地方急需的创新人才,增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能力,提高自身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