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企业管理委员会,形成企业法人治理秩序。浙江其他地区的乡镇企业也带有“小全民”的负面影响。前几年也实行了体制改革,推行了股份合作制,社员自由持股,允许干部持较大股权。据调查,改革后,经济效果明显提高。在全国市场景气欠佳时期,浙江的乡镇企业仍能保持稳定增长。 浙江国有大企业,资产总量是增加的,在全省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由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机构,对劳动力需求较少。目前还需要精简人员,以利提高效益。此时,发展中小企业可为下岗人员再就业提供机会,减少就业压力,利于政府利用这个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所以,正如省领导人所说,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乃是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外部条件。 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创新 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老百姓自力更生求生存、求发展。多干少说,或者只干不说,用一种平常心埋头苦干。可惜这种努力曾一度遇到姓资姓社、姓私姓公之争的干扰,温州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80年代初,有几个人向中央告温州的状,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人还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照旧实事求是、埋头苦干,这是温州的一个好传统。好传统不能丢,但更要记住:不可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已有的成功,只不过创造了一个新起点,断不能使之成为发展的终点。须知,自我满足情绪发生之日,也就是落后的开始之时。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区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 最近有报纸报道,有好几个企业从温州撤退了。有人问:温州那么好,为什么要撤退呢?那个企业说,我在温州,因为土地问题请政府解决,结果5个月都没解决。还有一个企业说,这个地方原来负担不重,现在各种摊派增加了。报纸这么说,是否属实,我没考证,我只把这个信息原封反映,供参考。 温州已取得很大成绩,必须面向未来,必须面向国际,不但要参加国内的市场竞争,也要参加国际的市场竞争。我国加入WTO的时间已经迫近,加入WTO,我国要降低关税,从31.5%降到14.5%,一般工业品从24.6%降到9.4%,从两位数降到一位数,信息技术降到0。今后将更多地允许外国货进入中国。我国也可利用同样的优惠条件,向100多个WTO的成员出口商品。这表明:从此,我们将走向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温州过去在国内竞争中是很有力度的,今后要接受国际竞争的考验。必须主动地、有准备地接受这一考验。如果温州有更多的产品出口,可以给国家增加外汇收入,平衡我们的国际贸易,使我们放开门户不受损失,少受损失。 加入WTO既不是一个陷阱,也不是免费午餐,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面对现实必须加紧工作,工作的总目标就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因此我建议: 第一,为更新产品质量,温州有过两次创业史,其中一次是纠正假冒伪劣行为,改进质量,取得信誉,值得称赞。今天,现有产品的现有技术又需进一步提高,使质量升级,成本降低,创造品牌,打进国际市场。为此要成立一个技术服务中心,开辟一个产品目录,更新生产技术,更上一层楼。 第二,树立创新意识,更新生产技术。为此,一定要大批引进与培育人力资本。当代市场上的商品竞赛同时又是技术科学的竞赛,而技术科学的竞赛又是人才的竞赛。温州工业,从个体经济起步,以家庭经营形式为主,有优点,也有弱点。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经济起动能力。弱点是,它被血缘关系所束缚,妨碍多方引用新的人才。为引入人才,必须向五湖四海开放。今后的经济将向知识经济演变,知识经济不是消灭物质,而是改进生产投入品比例,把产品中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把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生产要素。为此,必须把教育事业建设提到应有的地位。政府办学,民间也要办学。正泰集团、东方集团办学校,是很有眼光的举措。 第三,知识经济,需要进行风险投资,开发高新技术,重点推广计算机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设计产品。学会利用互联网络,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发布信息,发现商机,创造商机。 美国的新经济以硅谷为代表,企业都是小企业,但它的创新能力很强,企业成员大部分都是大学以上学历。他们在酒吧里自由讨论,交换思想,形成许多技术构思,很快把想法变成实际。硅谷还有一批风险投资组织,专门支持正在研究和发展当中的科技项目。项目有成有败,只要成多于败,收获大于支出,就要冒点风险。现在那里的风险投资已在120亿美元以上,并且还在增加。 温州市政府与企业界都应该考虑设置风险投资,支持一些正在创新之中的项目,准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小学课本上,龟兔竞走的故事很好。兔子跑得很快,但是它路上睡觉了,乌龟走得慢,但是它一路不停。最后是兔子败于乌龟。温州人是不会自满的,假如自满也不会有今天。不过,除了谦虚以外,还要加强一个东西,就是创新意识,走创新之路。巩固已有的成就,必须创新。创造未来,更需创新。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