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以及不少学者提出的取消户籍制度等措施对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一半农民离开土地,一半土地离开粮食生产”以及农民不愿外出打工等的具体现状来说几乎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因此作者针对沿海地区的“三农”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改革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作为一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给中国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但是针对沿海地区大部分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放弃了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造成了大量农田废弃或被用作工业或是建筑用地从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作者认为当前的税费改革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农民返回农田,因此要彻底打破这种局面,应当从改革该地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着手。具体操作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进一步放宽土地承包经营转让权,允许农户自由将自家承包的农田转包给其他农户进行耕种;2)政府采取适当措施收回原本承包给各家各户的农田,免去原有各种农业赋税外,按一定的标准每年给予适当的补贴,以避免农民拥有的要素进一步下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收回的农田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的优惠政策承包给专业户或是集体,当然有意愿继续种植的农户也可以向政府申请承包一定数量的农田。个人或集体承包的土地可以根据收益自由地种植粮食或是经济作物,但不能作为建筑或其他工业用地。通过以上的系列改革既可以保证农民一定的收入又可避免大面积的资源浪费同时可以缓解当前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 2.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加速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尽管沿海地区农村已有大量的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但农民失业问题仍然很严重。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加入WTO后,政府不再能够给予某一产业直接的补贴,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必须是这些产业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这就要求这些产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比较优势都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现阶段最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建立在农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更应该采取适当的融资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发展。 目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工业增加值的49%和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然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主要渠道。乡镇企业近年来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在产业结构上的雷同所造成的。因此乡镇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有力的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生产,而且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 鼓励沿海地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 前文已经提到过,随着沿海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精神享受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餐饮、娱乐以及其他服务性第三产业在该地区农村有了一定的潜在市场。针对该地区存在大量女性劳动力的现状,若政府能给予引导并采取一定的鼓励优惠措施,尤其是引导低收入层次的女性劳动力解放思想,从事服务性行业,则既可以增加其收入,缩小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由可以增加农村就业,使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还能满足农民精神文明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高收入层次的个体经营、私营农户也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其先富带动后富,以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造成社会的不安。 4. 加大力度进一步解决当前沿海地区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近两年,尤其是从2003年暑期开始,东部沿海各省纷纷面临供电不足、能源短缺问题。由于考虑到社会治安、政治文化需要等问题,大城市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只能在农村展开。以浙江为例,全省各地农村自去年6月份至今除逢年过节,几乎每周只能“停三开四”(每周七天有三天停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活,还给农村中小企业以沉重打击,导致其产量下降,收入受挫,直接影响到农村整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解决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能源短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5. 加大财政指出,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农民教育负担沉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师资力量短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质量低的问题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仍然很严重。沿海地区农民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充分认识到知识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因此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一方面由于城乡教育收费不公,农民教育负担过重影响到低收入层次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师资力量短缺,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中小学里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代课老师,或是因为师资短缺使体育老师教外语,音乐老师较语文、数学的也普遍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当地青少年的智力开发、正常升学。因此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还是应从抓教育着手,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降低收费标准,给予到农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对于广大农民来说都是非常切实有效的。 另外,在大城镇纷纷推行的下岗再就业培训措施对于沿海地区的农民来说同样适用。在沿海地区很多农村家用电话已经普及,甚至接入了宽带网络,对他们来说同样需要现代化的就业培训。这些地区的农民已经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开始寻求需要一定技能的劳动甚至脑力劳动。因此,在这些地区开展职业培训,传授专业技能,从而能促使他们更好的迎接入世带来的下一波的挑战似乎已经十分必要。
New Observation to the Rural、Agriculture and Peasants` Problems in Littoral Area in East of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littoral area in east of China, in the countryside in this area turn up a special phenomenon that more developed than the middle or west rural area while fall behind the big cities. This makes the tax reform and the abrogation of limiting farmers go into cities that many scholars suggest. Thus the writer of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base of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phenomenon in littoral area in east of China.
Key words: Littoral area in east of China Rural、Agriculture and Peasants` problems New phenomenon
参考文献 [1].陈惠雄 市场经济与浙江的和谐乡村社会模式 农业经济问题 2003.3 [2].林毅夫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农业经济问题 2003.7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