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农业很可能在21世纪初成为继轻工、基础设施和汽车工业之后,下一个新的国际投资热点。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市场前景好。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家优先扶持发展的重点产业。②成本利润率高。虽然从总体上看,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自然和市场风险)大,但据农业专家分析,中国农业的成本利润率已由1978年的5%左右提高到90年代的60%,已高于5大行业平均数的5倍。③绿色食品走俏。中国大部分山区水热资源条件好,生物生产力高,有些地区尚未被污染,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自然条件、环境质量最优良的山区之一,适合生产绿色环保食品,又能为投资者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④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我国拥有1.3亿公顷可利用的荒山荒坡,6700万公顷可开发的沙荒地,3.1亿公顷可利用的草原草地,1700万公顷内陆水域,1200万公顷浅海海域,所有这些资源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起来。⑤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农业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农业资源,还有着数量庞大的农业科研院校和农业科技推广站,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可应用各种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投资经营与承包农庄,将其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引进来,与粤、闽、琼3省的土地、劳动力优势直接结合,促成土地相对集中,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三)农业功能的创新
在现代农庄,农业正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今天,应重视农业保护生态景观的作用。广东现代庄园正体现了这一功能,其经营者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已建成一些集名、优菜、果、热带观赏植物、花卉苗木、珍禽珍兽、山庄别墅、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山庄,使之成为沿海地区农业的典范。
番禹化龙农业大观园是一个“三高农业”的生产基地。园中种养的优质蔬菜、水果、花卉。禽畜、水产品、中草药等的品种达数百个。大观园利用生物链技术,采取立体式耕作法:塘基种果、果树下种蔬菜及草药等。大观园又是个科普基地。园内设置先农五圣景区,主要介绍轩辕黄帝、神农氏、有巢氏、伏羲氏、燧人氏等发现和发展农耕、饲养、纺织等的历史。园内有个“五谷园”,同时种植了“稻、麦、黍、稷、菽”五种谷物,学生们到此认真观察,就不再“五谷不分”了。园内还开展种菜、种花、喂饲禽畜、捉鱼、野营等活动,对远离农作物的城市学生特具吸引力,每逢“六一”,上万学生到此参观、露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在大观园内开设了科研基地,通过组织培育,繁育出芦荟、蝴蝶兰、巴西蕉、龙牙蕉等优稀花卉、水果品种,既吸引了农业专业户前来学科技、购良种,又吸引了游客到此观奇览胜。
广东庄园观光农业的兴起,使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技术引进和推广机制的创新
庄园经济具有吸纳和接收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庄园经济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在选育良种、栽培、管理及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庄园经济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经济。高科技农业不断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日益得到改善。在现代农业中,技术变革已成为生产要素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技术变革所产生的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源泉。庄园农业广泛地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可以超越常规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广东一些农庄先后从国外引进“杜洛克”、“汉普夏”等瘦肉型猪,美国王鸽、鸵鸟、AA鸡、“威廉斯”香蕉、“新红宝”西瓜、“明珠”番茄、“东京绿”西兰花、澳大利亚甜玉米、比利时杜鹃等动植物良种并推广应用,另外引进蔬菜保鲜加工、畜禽现代化生产和分割加工、饮料生产等先进技术设备,建立起畜禽、水产、蔬菜、水果、茶叶、花卉、南药等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多个,大大提高了广东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及农产品加工品的比重,提高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例如,广东过去饲养的本地猪,个体小、肥肉多,符合出口要求的数量少,且在港澳市场上售价偏低。一些农庄引进世界优良瘦肉型猪种后,提高了出口猪的品质,价格成倍上升。广东一些庄园引进鹏鸽、山鸡、珍珠鸡、鸵鸟等珍稀动物,发展起综合型珍稀动物饲养场多个。
深圳经济特区光明华侨农庄是上述技术创新的一个典型。几十年来,农庄建起了以鲜活畜禽、食品饮料、林果花卉、生物制品高技术产品为支柱产业的集约经营体系。目前,该农庄拥有亚洲最大的乳鸽场,全国最大的鲜奶制品出口基地,全国最早引进现代化养猪生产线的万头猪场及广东省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199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50年前,光明场还只是宝安县有名的“西伯利亚”。十几年来,农庄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栽种果树、筑库引水、兴修水利等活动,建成了以天鹅、碧眼等6大水库为龙头,15个山塘为纽带,众多引水工程(包括自流肥水灌溉系统)为补充的水利群体,形成了“黑(畜禽有机粪)一绿(果树、牧草、农作物)一白(牛奶、白鸽)”的能量多级转换利用的生态循环系统,使农庄由一个贫瘠的不毛之地变成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处处青山绿水,四季花果飘香的绿色家园。
现代庄园技术创新示范功能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庄园引进或创造的许多新技术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成功,就会引起区域性的模仿浪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农业新技术产品,建立新技术示范区,是其示范功能的基本内容。农庄通过示范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普遍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了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
(五)管理制度的创新
现代庄园经济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农业,以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现代庄园尤其是一些率先创办和较快发展的企业,它们的经营战略、内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都被其他科技开发企业,甚至国营农垦企业仿效。现代庄园与各种组织,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各种生产企业及其他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成为各地政府关注和参考的样板。
庄园经济运作涉及科技、教育、计划、财政、金融、商业、人事等部门,如此庞大复杂的社会性活动,在本质上就要求进行系统管理,在人的方面,使农艺家、园艺师、工程技术专家、经济工作者以及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等保持高度的协作关系,相互协调。饶平榕洽农庄在管理方面具有以下明显特色:
1.企业系统管理化机制。从系统的原则出发,就是要把农庄活动看作一个由许多部门、产业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要素组成的,处于运动状况的有机统一整体。下面以饶平榕洽果应有限公司说明(见图1)。
在该系统中,董事长是管理目标责任制的总负责人,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决定重大事务。当出现承包人无能力承包经营或有重大失职行为时,由董事长决定解聘。庄园经营管理班子是承包管理的执行机构。总经理按照各自分工和职权处理与承包有关的事情。生产和技术指挥部门落实生产工作安排,加强技术指导,搞好技术培训,还要指导所有承包单位和农庄工人工作。
2.责、权、利一致的激励机制。庄园经济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复合体。庄园创造了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