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要和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 2、企业研制和生产信息化。利用CAD、CAE、CAPP、CAM、FMS和数控技术等,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企业研制、生产信息化要和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真正推进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行业实施重点 实行分类指导的办法,在全省工商领域主要的十二个产业中抓好企业信息化,重点任务是: 1、电子信息产业 (1)积极推进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工作,这些企业要起示范作用,起点要高、推广面要大,效果要好。 (2)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3)集中力量攻克集成电路与软件等核心技术,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广州IC中心”和广州、珠海、深圳3个软件园以及做强、做大、做精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骨干企业。 (4)集中力量突破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新型电子元件和光电子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制造出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与服务。 (5)建立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企业和产品数据库、产品和技术配套信息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珠江三角洲率先构建和完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合作的区内产业配套体系。 2、电器机械业 (1)应用CAD、CAM等技术,提高设计、生产加工能力,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提高产品的标准性和一致性。 (2)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开发和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提高产品的功能层次和数字化、智能化程度。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4)建立电器机械产品制造协作网,提高产品设计、加工、配套能力,在行业中推广FMS、CIMS技术。 (5)以电器机械设备网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务。 3、石油化工业 (1)推广实施CIMS工程和先进控制技术(APC),实现集散控制系统(DCS)或现场总线控制(FCS)。 (2)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建设产品销售网络系统,推进物资采购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 4、冶金工业 (1)加快新一代基础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化成套工艺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提高行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推进矿产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3)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等业务。 5、纺织服装业 (1)推广使用纺织机械CAD/CAM和纺织专用CAD/CAM,包括服装系统、印花分色制版系统、织物组织系统、针织系统及染色配色系统,加强CAD系统的集成开发。 (2)推广实施ERP系统、工厂生产监测管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3)开发应用服装集成自动化系统、纺织新产品设计开发及创新设计系统。 (4)加快纺织信息网、服装信息化的建设,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 6、食品饮料业 (1)结合生产工艺的改造,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应用MIS/ERP等系统加强采购、库存、物料、销售等业务流程的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流程再造,合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节能增效,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3)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通过CRM、SCM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与客户的互动营销和整个物流体系的即时协作。 7、建筑材料业 (1)陶瓷。利用CAD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印刷丝网制作精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应用热工窑炉自动监测与燃烧系统优化控制技术改造工业窑炉;推广建筑陶瓷原料自动配料和产品自动分检系统;试点应用陶瓷自动喷釉系统。 (2)塑料。推广CAD、CAM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新型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3)铝型材。重点应用CAD、CAPP、CAM等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测试水平。 (4)在大型建材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和ERP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5)以建筑材料专业网为切入点,选择陶瓷、塑料、铝型材等建筑材料产品为对象,开展建筑材料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 8、汽车行业 (1)推广应用CAD/CAM技术,提高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 (2)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9、造纸行业 (1)推广实施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推广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 10、医药工业 (1)利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分析技术,提高药品,特别是中成药有效成分的分析水平,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 (3)推广应用ERP等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4)发展医药行业综合信息网,建设药品采购网,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 11、电力行业 (1)建立高效电力通信传输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力干线网络。 (2)建立火电厂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和水电厂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3)变电站推广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4)应用大型电网开放式能量管理系统(EMS),开发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5)推广应用地下洞室和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技术。 12、流通业 (1)继续在流通企业推广以应用条型码、商品分类编码为主的数据标准化技术,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为主的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以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仓储管理自动化为主的现代配送技术。 (2)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及运营系统,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管理的信息化。 (3)以建立网络化流通运营组织结构为目标,推动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 (4)加快专业化流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五、措施 (一)统筹规划,加强领导。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采取“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并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工作,企业“一把手”要提高认识,亲自抓落实,大型企业要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聘请有企业信息化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管理者成立企业信息化专家组,对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二)结合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抓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来抓,要选择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将之列入省、市的技术创新专项。在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及省重点支持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专门设立推进企业信息化专题,支持和扶持一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改造项目。有条件的市要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集中支持重点信息化项目。 (三)重点支持一批企业信息化重点企业,形成全省企业信息化的示范点。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20户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要率先实现企业信息化;各市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中,要重点支持一批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企业实施和完善信息化工程,并及时总结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