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
||||||||||||||||||||||||||||||||
制造及其系统的创新与管理的发展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22 21:50:17 点击数:[] ![]() |
||||||||||||||||||||||||||||||||
在本世纪20年代以前,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学是统称“科学管理”的学科。以后两者有所侧重,并列发展。工业工程发展为美国五大工程之一,管理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但至今仍相互关联。 1. 科学化是管理人员的根本职责 1) 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体化是管理科学化的过程。 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人类的科学总结在自己的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结在自己下面一样。这将成为一门科学,我们称这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为一门科学的过程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体化。” 2)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一条不能打断、分割的链条,管理工作应该是适应这种统一。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3) 建立自组织机制是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根指出:“一个系统从无序转化为有序的关键并不在于系统是平衡和非平衡,也不在于离平稳态有多远,而是由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互相协同和合作,自发产生稳定的有序结构,这就是自组织结构。” 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建立起竞争——合作的非线性突变机制,使组织成为更高有序性的结构。 2. 当今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远见卓识,富于创新精神,有经营战略头脑和战术实施能力,善于团结人是我们时代呼唤的一大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家和企业家的特征。他们面临的挑战有: 1) 未来形成于今天,有什么样的明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决策者的决策。他们应该是: ① 有知识与洞察力,远见卓识,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 ② 能组建一支有效的队伍和能适应变化的组织模式。 ③ 能建立发展的经营战略使组织/企业永葆强的竞争力。 ④ 能通过教育与培训计划,使不同层次的人员适应新技术和时代变化的新需要,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2) 变化是机会,变化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不断寻求新技术、新科学、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管理机制与制度和不断自组化的创新。 3) 竞争战略、策略的制订、实施程序的设计和对实施效果的准确及时信息的获取与评价,对未来的改进和预测。 例如,某机床厂由于追求无竞争力的高新产品而投入巨额贷款,使企业频于灭亡。××上马决策中市场需求的草率估计是导致企业建成之日就是市场竞争失败者的根源。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有正确的决策理论与方法指导,知道目前正在做什么市场与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和目前应该做什么 4)提高思维能力是提高竞争力的首要条件。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有思维的敏捷性、超前性、创新性和求实精神。 3.不同时代的管理特征 不同时代的管理特征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表2 从世界范围看不同时代的管理特征
1)正确认识形势,珍惜难得的机遇与时间,尽早规划与启动制造创新工程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力的根本性问题。 2)在建立现代制造企业中,战略、产品开发、质量的全保证与创新和强化生产一线的改进是制造企业创新,增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K Hitomi. Mfg. Systems Engineering [M]. London: Tolyor and Framcis Ltd, 1996.
[2]罗振璧,朱耀祥,盛伯浩,等.制造战略,系统和管理的发展[R].北京: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快速反应制造技术讲座论文,1998.7. [3]罗振璧,周兆英主编.灵捷制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陶云鹏.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灵捷制造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8.2. [5]蒋任重.快速重组制造系统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8.7. [6]李颍鹏.多品种小批量制造生产模式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6.7. [7]原诚寅.灵捷性测度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6.7. [8]贡义敏.经济可承受性及其在科研开发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1998.2.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