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多核与非核高新技术,如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等等。所有这些技术都可以军民两用。军民结合是指为了“平战”结合,把军民任务结合起来考虑核工业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固定的“军民结合”模式,各国均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不同的方式达到军民结合,使核工业不断地发展。
当今世界已进入后核时代。虽然核军控和核裁军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核威慑在今后的几十年内仍将是有核国家和核门槛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核威慑力量不仅直接表现为拥有一定核武器装备,而且也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核研究和生产能力,其中包括核科技队伍。发展军民两用核技术,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国家核能力,也是对实施核威慑战略的重要支撑。
以发展核电作为保持核能力、确保核大国地位的趋势。发展核电和相关的核燃料循环技术,可以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并带动冶金、化工、电子、机械制造和电力等基础工业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核电反应堆技术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军用材料生产堆、潜艇核动力和军用空间核动力。世界上所有核大国和存在发展核武器潜在需求的国家,无一不重视核电、核燃料循环技术的发展。
核电站的设计、制造、建设和营运也要比制造核武器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能进行核试验的国家,并不一定具有独立建立核电产业的能力;有了核电产业的国家,则大多具备进行核试验和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因此,核电产业与一个国家的核能力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由于和平时期各国都不可能通过大量生产核武器来锻炼和改进自己的核技术,核大国大多是在保持部分高素质的核武器研究开发力量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核电产业,为充实和提高其核能力奠定基础。无核武器国家,也往往通过发展核电产业,向具备核能力的方向迈进,以此作为抗衡核大国的重要策略。
今后核电发展的技术性能趋向是追求更好的安全性,不断改善核电的经济性,满足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满足防核扩散的要求。今后核能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将从以下三方面发展:由燃烧型反应堆向增殖型反应堆发展;由一次通过燃料循环向闭合燃料循环发展;由基于热中子反应堆的有限规模核能向基于快中子反应堆和闭合燃料循环的大规模核能工业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