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和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 确实,文化成为产业必然会失去一定的多样性,但这种负面因素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文化的产业化、文化成为商品是人类的伟大进步,是人类的精神属性对物质属性的阶段性胜利。 人类天然的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要面对自然、面对生存,首先得到满足的是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是被压抑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逐渐丰富,人类逐渐开始释放和关心自己的精神需求。人类的文化生产规模的一步步扩大,正是人类精神需求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明证。而到了文化产业的时代,人类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超越了其他的物质需求,人类第一次如此重视自己的愉悦体验和精神享受。 从前面的文化生产历史回溯中可以看到,科技发展是文化生产产业化的直接原因。首先,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产出,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求。其次,科技发展将人类从劳动生产中进一步解放出来。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必要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人们可以工作较少的时间而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出。这样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人们的闲暇时间的普遍增多。为了对闲暇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而不是无所事事的白白浪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自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总之,人们需要更多的文化产品,人类有时间来进行更大规模的文化消费,这两个主客观条件在科技发展下得到了满足。而科技恰恰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人类通过自己的智力来支配运用物质,从而将自己被物质需求压抑的精神需求释放出来并满足它,这是人类精神的伟大的“自我解放”。 三、结 语 前面对文化产业的两种解读相当于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之横纵两个方向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位:即在其他产业中加入文化的因素和直接将文化变成产业。需要明确的是,文化产业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可分的,甚至于是无法区分的。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