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眼中,人是神圣的”。休闲产业的定位其实质应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体验生活过程,着眼于在这个体验过程中人的素质和价值的提升,着眼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形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假日才有了存在的必要,休闲经济才能真正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急功近利于“黄金”而忽视假日中的人文关怀,那必然会使更多的“黄金”流向国外。 2.休闲服务业必须树立其特有的企业服务精神 任何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只是企业内在精神的延伸或外观显现,企业精神才是形象的核心和根本。与企业硬件要素相比较,企业的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具决定性的意义。我认为休闲服务业必须在“以人文本”的理念指导下,树立这样的企业精神:诚信、创新、共赢。 第一,“诚信为本,诚实守信”是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准则。西方经济伦理学家曾有这样的描述:企业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关系的核心在于一些基础的价值观,如可靠、信守、诺言等。休闲服务业缺乏诚信的直接伤害者是消费者,市场上假冒伪劣、哄抬价格、坑蒙拐骗、虚假广告以及缩水的服务必然带来缩减的消费,继而必然缩短企业的寿命。 第二,创新是休闲服务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服务业,通常一个好的“主意”可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这就要求休闲服务业拓宽视野,不断挖掘休闲服务的各种形式,保证所提供的服务不断改进和创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地位、性别人的要求。 第三,共赢是休闲服业发展的重要经营理念。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是无可非议的,但企业又依托于社会而存在,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不能仅顾及经济效益而无视社会效益。因此,休闲服务业对消费者、对生态环境及社会公共秩序、社会风气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纯粹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顾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惟有通过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方能获取社会和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认同, 实现企业、社会、顾客三方面的共赢,并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获得长远发展。 五、我国休闲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休闲服务业是一种服务性经济,也是“人性化”经济,所以休闲服务业要发展,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优化服务质量,去开发休闲产业,从而促进休闲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政府、休闲组织部门和员工个人服务三方面去探讨休闲服务如何适应休闲经济的发展。 (一)政府方面 1.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社会观念,鼓励人们追求不断提高精神生活品质和美化生存环境的休闲消费观,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去选择和追求健康、积极的休闲消费和生活方式,倡导循环消费、绿色消费。 2.制定适合休闲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制度法规,特别是要以法律形式,给予劳动者以积极的休闲时间,并限制消极休闲。尽快实行“带薪休假”,保障休闲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和“安排”休闲活动,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休闲机会。 3.休闲服务业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从业人员众多,必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休闲市场规范办法。要对休闲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从业内容、从业动态等进行规范。比如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对风景名胜的管理,对乱涨价、刹价的控制,运输业的规范等。政府都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使休闲服务业从一开始就正常有效运作。 (4)进一步鼓励加强休闲理论研究,设立休闲专业以教育培养人才,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休闲组织部门方面 1.所有休闲服务机构必须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时刻以“能为顾客做些什么”为指导思想,为顾客提供一种“益处”而不是一套固定的服务或产品。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一个反应快捷的组织,只有时时洞察顾客的需求,才能保证顾客来源,才能及时顺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2.任何休闲服务也必须与其他休闲服合作,实行一体化服务。目的只有一个“方便客户”。 3.休闲服务也必须企业化。一个能成功地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的组织才可被称为企业,这样的企业能快捷的反映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致力于理解和满足顾客的需求。几乎所有的休闲服务行业都具备这样的特征,这也是现在一些最好的休闲服务行业最一贯的做法。 4.成功的休闲管理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服务项目、信息和产品,绝对不可一视同仁,一成不变,也不可程式化。因为任何服务和产品都有生命周期。 5.以大众消费为主体,以个性消费为突破口,关注新的休闲消费群体,实现休闲产业的多层次、个性化,保证人们休闲生活的丰富性和高档性。 (三)休闲服务业的服务人员个人素质方面 1.必须寻求不断学习的机会。目的是及时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情况,了解顾客的心理和需求等,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2.增加自己的灵活性。因为休闲业的服务人员对待的不是机器,是无数个不断变化的人,他们每天招待的人可能都不同,所以对待每个顾客的方式方法都不同,所以必须灵活,为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可以根据每位顾客的需求采取灵活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3.时时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意识,对每一位顾客付出爱心。无论是盈利的还是非营利的休闲组织中的从业人员,都必须有这种让大众感到幸福的情怀,休闲服务的内涵在于帮助、好客、服务等。对于服务人员,他们工作的真谛在于“帮助”,“休闲”和“娱乐”对他们来说都仅仅意味着用心去帮助自己的顾客。 4.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顾客发掘他们的休闲爱好,让顾客最大限度的感到休闲时的自由愉悦心态。人们在休闲中,都在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大部分人似乎迷茫,在这里,休闲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人们找到真正值得参与的活动,引导人们学会并热爱这些活动。 参考文献 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杰弗瑞,戈比著,张春波等译,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王雅林,休闲经济21世纪的主导经济[J],环球博览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