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论文指导论文撰写
   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      ★★★ 【字体: 】  
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2:38:01   点击数:[]    

述是将众多的引文通过隐蔽的形式揉杂在一起,用不同的方法排列组合炮制而成,里面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作者的这种不良引用行为,不仅是文风问题,也是科学道德问题,而且它也违反了著作权法。作者这样做,看似高明,但实则无异于掩耳盗铃,明眼人一看便知,并对其嗤之以鼻。
 
    4、投机取巧 耍滑偷懒
 
    准确性、直接性与完整性是引用参考文献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的一些社科工作者在其论著中所标出的参考文献,却并不是来自原始论著,作者本人也并没有亲自翻阅研读过全文,而他是在其它文献中发现别人曾经引用过这些文献,就直接当做自己论著中的参考文献转列出来。我们将这种没有获取引文完整内容,而从其它引用了该篇引文的中介文献中转录该引文内容的行为,叫做转引或间接引用。
 
    之所以会产生转引现象,基本上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缺乏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他人所引用的资料里面包含的信息足够完整,即使转引他人也发现不了,因而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原始文献;二是作者耍滑偷懒,不愿费力去猎取核查原文。有人认为,对转引行为不应指责,因为著者毕竟对所引用的内容给予了关注和研究。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辩解站不住脚,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转引行为都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我们可以从中介文献对原始文献的引用类型来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按照匹配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显性引用和隐性引用。显性引用是指作者所引用的资料(观点、数据等)是原文中的直接语句,一般将其用双引号括起。隐性引用也叫意引,是指论著中所引用的资料不是带引号的原句原段,并非精确引用原文,而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撮其大意综合而成,甚至有时作者引用某一文献并不是汲取原作的本意,而是借题发挥用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引用的参考文献在中介文献中是以显性引用形式出现的,那么由于缺少上下文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引者很可能会生搬硬套、对其作断章取义式的理解;另外,中介文献还可能由于印刷错误、粗心大意等原因出现谬误,转引时如不核对原文必然会以讹传讹。有研究者曾发现被引用文献在中介文献中是以隐性形式出现的,那么差错的可能性的机会就更多一些。由于二道手的材料不止是篡改原文,而且往往虚溢新事,因此它经常是对原文的歪曲反映,而且随着转引次数的增多,其引用部分在含义上与原始文献出现的偏离就越大。由此可见,转引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不良引用行为,它极大地影响了论著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5、转移视线 混水摸鱼
 
    从常理上讲,社科论著后面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应该是作者在撰文过程中曾经参考引用过的资料,作者没有必要将其它一些没有参考过的著述作为参考文献列出来。但是,如果对一些作者的文章与其文的参考文献做一下相关性对比研究,就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未见有参考文献,而文章后而所列出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却并无可落实之处。这种论著与参考文献之间相关度极其低下的引文行为,可以叫做非相关引用。
 
    非相关引用行为的出现,是因为一些作者的科研能力低下,其文章的主要内容靠从他人论著中东挖西剪、再经过排列组合而制造出来的。作者没有胆量将自己曾经抄袭剽窃过的文章列出来,那就等于自揭老底、自暴其丑,而是费尽心机地列出一些论题相似的文章,妄图将水搅混,让人误以为自己的文章是参考文后所列出的文献。这种故意制造噪音、混淆视听的行为有一定的欺骗性,并且给文献计量工作者进行引文分析带来了很大干扰,应该为严肃的社科作者所不齿。
 
    6、虚张声势 装点门面
 
    从一定意义上讲,参考文献的范围可以决定论著水平的高低。如果论著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范围较广、文种较多、时限较短,基本上可以说明作者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资料占有比较全面,其立论的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起点高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前沿性。
 
    限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做到这样,一些作者的信息源枯竭,真正引用的参考文献若仅限于少数几种,范围窄小,视野狭隘,很难能对所研究的论题作全面的认识,作者本人又缺乏积极的探求精神,不愿进行艰苦的文献信息收集工作。然而作者心又有所不甘,出于策略考虑,他们就从其他论著后面所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抄取一些自认为有用的条目列入自己的文后。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外语一窍不通的作者竟然参考大量多语种文献,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作者引用了许多网上资料等等,这种引文现象可以称之为声势引文。在这里,参考文献已失去了其本质上的意义,并未体现出它的真正目的和作用,而是沦为了点缀、包装作品的一种手段。作者试图通过这种不正当方法给出一种错觉,让人误认为自己博学多才,外语与计算机水平高深,引用的参考文献类型全、档次高、观点新,从而得出水涨船高,建立在这些参考文献上的文章质量也一定错不了的感觉。
 
    7、溜须拍马 曲意奉迎
 
    参考文献是对作者、文章和刊物等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一期刊载文的被引频次对于该刊物能否被选入核心期刊有很大影响,而通过分析某篇作品被引用次数多少也可基本衡量该文的学术价值。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作者为了达到发表文章的目的,不是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

  • 下一篇文章: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与黄宗智、李伯重、彭慕兰商榷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电大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检验医学论文中文摘要常见写作缺陷...
  • ››财经类本科调查报告、毕业论文指南...
  • ››医学论文讨论的写作探讨
  • ››会计论文的写作准备工作
  • ››撰写医学综述类论著应具备的基本知...
  • ››英文摘要的书写技巧
  • ››医学论文写作要点和技巧
  • ››医学英语论文写作——文题
  • ››中医药论文问题剖析
  • ››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