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66-240. ② 期刊(作者超过3人者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2] 王本德,周惠成,程春田,等.水库预蓄效益与风险控制模型.水文,2000,20(1):14-18. [3] 黄英,李波.云南省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1995,(4):8-11. ③ 论文集 [序号] 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 •见(英文用In):论文编著者(××主编或××文集编写组)•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 [4] 赵人俊.新安江模型原理[A]. 见:桂宗禹,胡凤彬,夏自强,等.湿润地区水文站网规划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9-15. ④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如: [5] GB 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 ⑤ 学位论文 [6] 余达征.关于防洪调度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南京: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1999. ⑥ 科技报告 [7] 胡余忠,程其文,方炳烈.约束条件在Z-Q关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报告[R].黄山:安徽省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1996. ⑦ 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作者简介 对第一作者按以下项目和顺序书写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籍贯,学位,职称或职务,从事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方向等。 四、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 1 选题 选题是科技工作者研究工作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选题本身就是一件科学研究工作。爱恩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选题的基本要求 科研选题原则应具备以下“五性”: ① 经济、社会效益原则。经济、社会效益原则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选题的首要原则。 ② 创新性原则——内容要“新”。在继承和运用已有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科学理论或技术领域有“新”的添加,新的贡献。没有新的东西,所选的课题就毫无意义了。 ③ 可行性原则——条件须“实”。要具备科研的条件和能力。包括:主客观条件(组织条件、物质条件和实(试)验条件等)和自身条件(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等)可行。一般选题不宜过大,涉及的知识面不宜过广,应选择自己能力和精力能达到的课题,尤其是刚起步的同志更应慎重地选择。 ④ 科学性原则。所选的课题必须属于科学的范畴,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虚构的。 ⑤特色性原则——方向宜“专”。选题切忌杂,力求专。确立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一旦确立,始终不渝,集中精力去研究,则有可能以特色取胜。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研究课题选择的途径 ① 从理论与实践发生的矛盾中选择课题。 ② 从科学与技术的“空白点”上找研究的课题。被忽视的地方就是“空白点”。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等新的科学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知识和理论。 ③ 从科技信息中寻找研究的课题。收集研究科技信息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从获得的信息中启迪自己去寻找新的发现。或者是对收集的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全世界每天发表论文6000——8000篇,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3000余种。 ④ 从企业的技术创新中选择研究的课题。所谓技术创新是“企业用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 ⑤ 在工程实践与新技术应用中选择研究的课题。随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总可以在实践中找到研究的课题。我们更应该提倡在实践中大力应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 ⑥ 建立科学技术笔记。科学技术笔记,顾名思义是指记载有关科学技术信息,个人在科学技术上的随想的一种记录。 总之,要能选出具有学术价值和技术水平的课题,还得靠自己平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牢固树立创新的思想意识,任何成果的取得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是以创新性的思维进行思考与研究的结果。 2 资料的搜集 (1)直接资料。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或调查得来的材料。 (2) 间接资料。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得到的,或由他人提供的。 (3) 发展的资料。对直接资料或间接资料加以整理、归纳、分析而形成的资料。 (4)资料的作用。一是可使研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在论文写作中加以引用,以丰富自己论文的内容,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3 论文的撰写步骤 一般经过整体构思、拟定提纲、论文起草、反复修改、适当闲置和最终定稿等六个步骤。 (1)整体构思——打腹稿 构思文章的总体结构,围绕主题对科研过程的总体把握。拟在文中说明什么论点,用哪些论据进行说明和论证,如何进行文章的布局,各种数据如何穿插等,应大致勾绘出比较清晰、完整的轮郭。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