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这些例子印证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我们传统哲学说讲求的对立统一前提下的和谐观。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是一个由万物生灵,包括人在内的和谐家庭。在描述爱情这一美好情感时,人们不忘记联想起自然界天然一体的和谐美来。比翼鸟、连理枝、双飞燕、鱼和水都是和谐美的象征。这些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人世界观中的和谐观。除开这些明晰的爱情隐喻之外,汉语文学中不乏大量的暗含式隐喻表达: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诗四首》汉 苏武) () 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成秦晋。(《西厢记》 元 王实甫) () 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宋弘传》) 这些表达皆源自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结发"来自于中国古人的婚俗:人们在婚礼上讲新婚夫妇的头发绑在一起,祝福他们的婚姻能够长久。"秦晋之好"则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结盟修好的典故。"糟糠"源于宋弘的故事:汉湖阳公主相中有妇之夫宋弘为驸马,但他宁可杀头也不愿抛弃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这些例子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属于汉语言文化特有的,要了解其背后暗含的深刻寓意,读者必须先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由此说明,隐语概念既根植于语言、思维又根植于文化。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隐喻式及其表达。 IV.结语 总而言之,以上例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语是人类基本的认知现象,语言隐语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和结果,它深植于人类语言、思维及文化中。中英文中有关于爱情的隐喻的相似点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其不同之处,尤其是中文中独特的表达式则是源于文化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式。那么,对隐喻的理解又常常不得不借助于栽培他的文化背景。 参考书目: .柬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外语研究〉〉,第期。 .柬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外国语〉〉,第期。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外国语〉〉,第期。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第期。 .李子光,,〈〈中外文学名作爱情描写鉴赏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袁林、沈同衡,,〈〈成语典故〉〉,辽宁人民出版社。 .Lakoff.C.&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C..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ack.M..More about Metaphor,Ortony(ed) Press.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