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语句组织得生硬、别扭,语言前后不够连贯,语意不明晰等现象。比较典型的 问题是学生用汉语的框子装 英语的词汇,搞得不伦不类。例如:"我们通过实践来学习英语"这句话,学生用英语表达时写成"We through practice to study En glish"可见,学生在书写、翻译方面受汉语干 扰较为严重。排除这些干扰是老师的教学目的所在。它要求英语 老师能居高临 下,游刃有余地把握英、汉语的异同,突出英语的自身特点。对汉语言知之甚少 而不能很好地排 除汉语的干扰把英语独立出来;或者不能居高临下地看语言的 相通性而把英语搞成一种套子,这是造成英语教 学模式化、简单化的原因之一。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语言集中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化素质的高低又 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语言教学永远不能离开这根准绳。学习外语,首 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西方为中心的教学法忽视了我们学 生生长的土壤, 对学生学习的环境重视得还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英语是生硬地被迫地 接受。激发学 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最好的老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广泛涉猎。中 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内容在英语教学中都会 涉及,如:行为礼节、道德规范、 文学、史学、军事、天文地理等。学生除了从其它的课堂学到这些知识外, 还 希望英语老师给他们创设一个更丰富的课堂。因此,英语教师对民族文化要有广 泛的涉猎。为了说明这个问 题,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是得到别人赞美后要说的一句话,美国人会说:"听了您的赞美我非常高 兴,谢谢!";而中国人则说:"其实我也很一般"。如果是美国人赞美我们, 我们这样回答,他们会感到惊讶,会认为对方不友好,显出 一副不理解的神情。 因此,了解外民族的性格特点,首先要熟悉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一个学生如果没 有较高的 本民族文化素质,那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好外语;同样道理,英语 老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本民族文化修养,他 也只能是一个传声筒。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我们都是为延续、创造人类文明而努力着。语言教学 要求学用结合,要面对世界, 面对未来。国际交流的扩大,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使得外语教学渗透文化内容日益重要。单纯 的英语语言水平是不能适应这一要求的。要求英语老师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 的高度上,把 握英语教学,如能到达这一高度,相信英语教学会达到更高更新 的境界。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