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基础科学
   为温室供能用沼气发酵方法及发酵系统      ★★★ 【字体: 】  
为温室供能用沼气发酵方法及发酵系统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0:04:43   点击数:[]    

000mg/L的混合发酵液,按2kg COD/(m3·d)的负荷补加相当于反应器体积1.5倍体积的发酵料,补充装置营养。进入6月光照增强,为了增加温室效益,管理者采用了二氧化碳施肥管理。管理者在6月初比沼气需求提前7天按2kg COD/(m3·d)负荷进行适应性进料,第7天完成重启动后进入夏季沼气供应期管理。由于上海地处暖温带,一年中的能源供给时间短,没有发生原料短缺和紧急供能不足的情况。

  案例2:淮北某蔬菜公司用户

  该地区地处皖北,拥有30000m2温室。根据全年气候规律,管理者确定温室全年需求集中在两个周期:11月中旬到来年的3月中旬为冬季加温供能期,6初到9月底的二氧化碳施肥供能期,具体每天的沼气需求量根据天气具体变化决定。高效沼气发生装置是UASB结构,沼气在当年的3月开始启动,启动完成就进入夏季供能阶段,进入6月,沼气装置启动完成,即进入当年的二氧化碳施肥沼气生产期,具体每天的沼气需求量根据天气具体变化决定。进入9月中旬,光照指数降低,温室二氧化碳施肥效益下降,管理者停止向发酵器进料,高效沼

     

气发生装置进入休停期。休停期间管理者每20天用COD浓度为5000mg/L的混合发酵液,按5kg COD/( m3·d)的负荷向补加相当于反应器体积2倍体积的发酵料,补充装置营养。进入11月中旬,气温降低,为了保证温室内种植物正常生长,管理者采用了加温管理。管理者在11月初比沼气需求提前10天按3kg COD/(m3·d)负荷进行适应性进料,第11天完成重启动后进入冬季沼气供应期管理。由于皖北地区冬季和春季温度相对较低,加温耗能较大,温室自身产生的有机肥废弃物总产沼气潜力不能满足温室生产的沼气需求,管理者另外购进2000kg干麦草,于9月下旬按照与步骤2相同的方法投入生物酸化积肥池备用。特别是第2年元月中旬,连续5天低温,温室加温用沼气消耗量急剧上升,生物酸化积肥池中抽出的酸液不能正常满足沼气生产需求,管理者从当地粮食储存部门购进200kg陈化小麦经粗磨后连续投入一个生物酸化储存池,快速产酸原料的投入满足了短缺的能源需求。

  5.结论

  根据以上技术内容和案例应用,可以看出该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温室供能的沼气化,具体如下:

  (1)通过酸化转化复杂性温室有机废弃物为可溶性有机质高效沼气,满足了沼气发酵可以根据温室需求灵活调节的需要。原料投入酸化积肥池后,在其中进行酸化转化成可溶性有机质,当酸化达到一定水平,酸化转化停止。原料在高酸度条件下得到保存,但是此时池内已经有大量酸液可溶性有机质存在。这些可溶性有机质在温室需要供能时可以马上提供发酵原料,产生所需沼气。

  (2)多单元酸化积肥池以及缓冲调节池的设计,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可调节性。原料在高酸度条件下得到保存,酸性条件使结构得到改善。在酸液适度抽取条件下,多单元酸化积肥池内的原料能够规律产酸。通过多单元酸化积肥池之间按比例抽取酸液进入缓冲调节池,获取适合的酸液浓度和数量,保证产沼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

  (3)原料酸化储存转化满足了分散原料收集,湿式储存和施肥的需要,降低了肥料储存难度和成本,减少肥料储存的环境影响。

  声明

  本文所述技术已经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专利名称:可时间调控温室用沼气发酵方法及发酵系统;专利申请号:200610147417.6

  参考文献

   周长吉. 现代温室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桑景拴. 温室花卉药害的症状及补救[J]. 农业工程技术,2006, (9): 52

   王学忠. CO2气肥棒技术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J]. 天津农林科技,2006, 190(4): 45

   唐遵峰,高峰. 燃油热风炉的改进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2001,31(3): 122-123

   张全国.沼气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贺延龄.废水的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周孟津,张榕林,蔺金印.沼气适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郑元景,沈永明,沈光范.污水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解答

  • 下一篇文章:研究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问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为温室供能用沼气发酵方法及发酵系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为温室供能用沼气发酵方法及发酵系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解答
  • ››WTO对我国粮食区域流通格局的影响
  • ››美国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 ››当前台湾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分析
  • ››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探讨
  • ››论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持续化的关系
  •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农村...
  • ››入世对中国农业利大于弊
  •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 ››为温室供能用沼气发酵方法及发酵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