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
   智能大厦的中央机房      ★★★ 【字体: 】  
智能大厦的中央机房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1:53:23   点击数:[]    

设备专业要注意的是供暖、通风、空调的设计标准、建设标准高于普通办公室,与之相联系的是机房环境的各种参数,例如合适的温度、湿度、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灰尘含量(洁净度)等。
  机房的环境要求自然高于一般办公室,它在正常工作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照度,而且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灰尘含量(洁净度)等。其环境监控高于一般办公室的表现之一就是建设际准不同。机房国家标准分为A、B级。
A级、B级指标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机房温度、湿度及洁净度的要求不同。A级标准包括的措施有: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即精密空调;机房的窗户采用双层窗;机房近旁设缓冲过渡区等。
  与传统的舒适性空调不同,机房采用的精密空调严格控制蒸发器内蒸发压力,增大送风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高于空气露点温度,因而不必除湿,产生的冷量全部用来降温,降低了湿量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由于送风量大,一方面送风焓差小,另一方面机房换气次数高使整个机房内形成整体气流循环,机房内的设备均能得到均衡冷却。在空气循环良好的同时,因精密空调设有专用空气过滤器可及时有效的滤掉空气中的灰尘,使机房洁净度符合要求。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一般配备加湿系统、专用的高效率的除湿系统及电加热补偿系统,通过微处理器处理传感器送来的数据,可精确控制机房温度和湿度,而一般空调系统无加湿系统,只能控制温度,且精度较低,不能满足机房的需要。另外,由于机房密封性好而发热设备多,连续工作,常年运转,可靠性要求高,一般空调系统难以胜任,尤其是冬季,一般空调由于室外冷凝压力过低,难以正常工作,而精密空调系统通过可控的室外冷凝器,可保证制冷循环的正常工作。
  电气专业要注意照明设计、动力设备位置、台数及监控要求,还有综合接地引线连接等。中央机房电气负荷属于一级,应采用专用的双路终端互投供电回路,电线为耐火型或阻燃型铜芯线,蓄电池采用免维护封闭型产品。配电系统的器件、材料选用余量宜稍大,以防电气火灾。机房在正常工作时不仅其环境监控较高,而且需要足够的照度。中央机房人工采光照度标准低的为150—300LX,中等的为400LX,较高的为500—750LX。
  消防设计包括烟感报警、气体灭火两部分。烟感报警以吸顶式和缆式烟感器为主要形式。吸顶式烟感器的保护半径一般不大于5.8m,距墙、风口、大梁不小于0.5m。缆式烟感器可沿墙敷设。必须通过机房的风管在过墙处应设置防火阀(环境温度达到70℃时自动关闭)。气体灭火系统的作用类似于普通办公室里的喷淋系统,其设计要点有系统类型结构的选择、灭火剂浓度的确定、气体喷射时间、灭火剂用量及浸渍时间等。气体灭火系统的种类主要是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卤代烷灭火系统。此外,在室内附设交、直流双电源应急灯、火灾事故广播、119专线消防电话、火灾报警按钮等消防设施(消防规范要求消防控制室必须设直流电池组后备电源)。机房的装修材料应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按消防设计规范要求,消防控制室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即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芯电缆穿硬PVC管保护,与柱内主筋焊接或与户外独立接地极(Rd<4Ω)焊接,也可引自地下室的联合接地极(Rd<1Ω)。
  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系于机房内的集成。机房内的集成概念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了,现在从工程实际看是有道理的。机房内的集成主要表现方式是系统的互联集成接口。接口有硬连接(串行、并行)、开发网关、专用网关、以及采用开放式标准LonMARK标准、BAcomet标准的无缝联结等种类。常见的集成接口有安保(含门禁、巡更)、计量、楼控(含电梯等)、消防(含广播)、车库等与中央工作站的通讯接口。智能大厦的系统集成接口以实现无缝联结为好。
  中央机房的平面布置须仔细斟酌。中央机房内通常包括电话、安保、UPS、电视及电脑网络等部分。首先,UPS及电池应靠边角有梁处安排;电话机房靠近综合布线系统的主配线架,主配线架靠近弱点竖井——这有利于节约大量线缆;操作台居中布置,正中墙上设大型投影屏幕。由于安保系统的电视墙牵涉个人私密,电视前端室的节目监控屏牵涉政治敏感性,因而自成单独一间,专人值班。
施工中的专业配合主要表现在时空两方面。时间方面的配合体现在工序管理。空间方面的配合主要体现在工作面的轮流使用及管槽的路由安排。具体的配合主要是设备位置、管道路由及控制要求等。在中央机房内管线集中,吊顶内空间拥挤,布置的原则是空调、通风、空调的管道尺寸大,优先布置,其余小管道随之安排,如交叉则小管道绕行;电力与通讯线路尽量远距相对布置;风管靠下层、电气线路靠上层布置;各系统机柜之间较多的线路走线槽或架空地板内。对各种线管穿过墙、板的孔洞要用非燃材料堵塞。
在施工中建设各方的协调主要是智能化系统承包商与业主、监理及土建、水暖电设备、装修等方面的配合。


  由于智能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近年它不仅成为建筑业的主流,而且是开发商的宣传的亮点、销售的卖点。作好了中央机房的智能大厦名副其实,其性价比虽谈不上是“一本万利”,但评价为“事半功倍”是适宜的。


参考文献
1、宫周鼎,《智能建筑设计与建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12月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基于LINUX平台用电信息管理系统

  • 下一篇文章:国产CAD软件,困境与突围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智能大厦的中央机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智能大厦的中央机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Delphi 5 数据库应用中ODBC数据源的...
  • ››用Visual Basic 6.0实现自动化测试...
  • ››用JAVA制作ICQ
  • ››在IIS 4.0上配置虚拟主机实现虚拟I...
  • ››利用VB开发CAI课件
  • ››基于GP算法的知识发现系统
  • ››基于Client/Server 的课件系统的设...
  • ››WWW对大量数据查询的一种实现
  • ››基于PHP的Web数据库访问
  • ››Developer/2000中的Forms参数及应用...
  • ››智能大厦弱电系统集成方式的考虑
  • ››智能大厦视频图像数字压缩系统设计...
  • ››智能大厦的中央机房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