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建筑工程
   简读哈尔滨--老哈尔滨建筑保护      ★★★ 【字体: 】  
简读哈尔滨--老哈尔滨建筑保护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28:57   点击数:[]    

尔滨火车站大楼、圣尼古拉教堂等一批城市早期标志性建筑彻底毁灭。80年代,哈尔滨市同全国一样开始大规模建设开发。大量冠以"国际式","标准化","后现代"等美名的趋同建筑在城市中涌现。数量之多,体量之大、用材之之高贵都占据了城市的主导位置。另有一些毫无文化内涵、粗制滥造的仿欧式古典建筑的假古董,堂而皇之地占据城市的主要地段上。幸免保留下来的饱经历史苍桑的老哈尔滨建筑,被困在难以透气的角落里。城市的固有整体形象在消失,老哈尔滨建筑文化品位在失落。

决策者、投资商、建筑师处在城市建筑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十字路口上。 四、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保护 1998年盛夏,哈尔滨水位达120.89米的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同期水位降至111.36米的有水文记载的最低点。松花江以洪涝与干旱两个极端惩罚哈尔滨。自然环境的恶化,提醒人们须对违反科学规律的行为重新思考!
1999年12月,哈尔滨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专家委员会,否定了对哈尔滨江堤公园垫高3米的防汛方案。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文化的保护同样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采取对立的手段解决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一纲领性文件被国务院通过,标志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制定的《北京宪章》,对广义建筑学的论述,是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保护自然环境,科学建设人工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的愿望与行动。

城市代表了自身的特征与珍贵信息。城市的历史积淀在各时期的建筑中,浓缩在典范的建筑作品中。建筑文化不仅展现在建筑的形体、色彩、声音及装饰上面,而且透过各个层面,可以追溯前人对美好的方向迈进。经典建筑作品的社会作用,在于以无字的碑铭,无声的音乐,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勾通人们的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及社会的稳定。

哈尔滨建筑是异国民族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展示,它超越国界的限制与时空的变迁。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 五、城市形象工程 哈尔滨城市形象工程,是城市建筑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综合行为。以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哈尔滨建筑修复保护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内容。

百年商业老街重放光彩。中央大街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条保持完好的欧式古典建筑商业街,尤其是用柱状花岗岩铺装的整街路面,更能显示出欧洲18世纪古老街道的韵味。1997年市政府对中央大街全面综合整治,改为步行商业街。原则是:恢复原有建筑外观形体,注重街区整体形象,强调外环境文化氛围感受。对室内空间则以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备设施,为游人创造良好的现代的购物环境。同时整治的还有奋斗路、靖宇大街等街区。

圣索菲亚教堂抹去岁月尘封。始建于1907年的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两座东正教堂的其中一座。历经数十年的风雨苍桑,形体破旧不堪,四周被高大建筑重重包围,一座经典的建筑被尘封在遗忘的角落里。1996年国务院批准圣索菲亚教堂为全国重点保护建筑。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及周围环境全面修复与改造。原则是对建筑主体结构修复加固,对外观形象修旧如旧,拆除周边有碍建筑。修复后的圣索菲亚教堂开辟为建筑艺术馆,室外为建筑艺术广场。对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等建筑的环境改造已于2000年7月开工。

颐园街1号掀开神秘面纱。现称革命领袖纪念馆的颐园街1号,是始建于1909年的沙俄私人住宅。虽然经历了80余年的风风雨雨,精美至极的室内装饰光彩如初。不论是政治家对其豪华发出的赞叹,还是建筑家对其文化的研究。都足以证实它不愧为欧洲古典建筑移建到中华大地上的经典作品。意大利建筑师统筹规划,同步设计,构成了园林建筑与室内完美结合的整体。严格的选材,精确的施工加之用后精心养护等各环节的密切配合,确保了经典作品的存在。1996年颐园街1号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保护建筑。维修后的颐园街1号再出了往日雍容豪华的风采。

城市在扩大,建筑数量猛增,保留下来的老哈尔滨建筑已为数不多。在众多"国际式"的高大建筑群中,它依然是人们视觉的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留下来的哈尔滨建筑,将更显示出它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智能住宅中的信息家电

  • 下一篇文章:浅谈因特网在给排水行业中的应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简读哈尔滨--老哈尔滨建筑保护”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简读哈尔滨--老哈尔滨建筑保护”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土建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研究
  • ››园林工程结算全过程控制探讨
  • ››论卷材屋面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
  • ››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
  •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质量管理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
  •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究
  • ››简读哈尔滨--老哈尔滨建筑保护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