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材料工程学 |
|
||||||||||||||||||||||||||||||||||
新型绿色给水管材--PEX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2:49 点击数:[] ![]() |
||||||||||||||||||||||||||||||||||
内明设管道距离家用灶具不得小于0.4m。 4.3 住宅管道分水器设置 (1)住宅内冷热水管道,当管径小于De25宜采取集中设置分水器,且以最短距离到各配水点。 (2)分水器应配置分水器箱,其中心离地面高度宜为冷水管0.3m,热水管0.45m。 (3)分水器材质应用耐腐蚀材料,进水及出水管口端部应安装铜质阀门。 5 PEX管施工指南 5.1 准备工作 (1)设计施工图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备,并已经会审。 (2)已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且已经过技术交底,了解敷设方式。 (3)管道安装前,应对材料外观质量和管件的配合公差进行仔细检查,受污染的管材、管件内污垢应彻底清理干净。 (4)施工人员应了解建筑结构形式、吊顶高度、管井内管道数量、确定管位,且应掌握管件连接技术及其它基本操作要点。 5.2 与建筑配合工作 (1)小口径管道安装时应利用管道可弯曲性能,尽量不设或少设管道连接件。管道不设连接件时最小弯曲半径为8De。 (2)管道穿越楼板、屋面砼墙板、水池池壁时,应按设计要求配合土建预留孔洞、预埋套管或管件。预留孔径宜大于管外径70mm,预埋套管的内径不宜大于管外径50mm。 (3)管道穿越屋面楼板部位,应严格做好防渗漏措施。 (4)嵌墙敷设管道在确定部位应配合土建预留或开凿管槽,槽壁与管外壁间距不应小于10m m,槽深不得小于管道外壁与毛墙面间距5mm,槽口应整齐平整。 5.3 管道支承 (1)管道和横管设置一般支承和固定支承,支承间距见表2。 表2 常用管道支承间距
(2)固定支承件应采用钢制件,且应设在管件、管道附近;管道系统分流处的干管部位。 (3)管道伸缩应利用管道折弯进行补偿,悬臂端长度不应大于计算管段长度。 (4)明敷的直线管道,伸缩节应设置在两个固定支承点之间,且满足压力要求。 (5)管道穿越墙体为一般支承点,在套管或孔洞的空隙内应采用软性填料填实。 (6)管道安装结束,应采用管堵进行封堵,封堵耐压性能满足管道试压要求。 5.4 管道保温 冷热水管道隔热保温,其基本材料应采用单面开口高发泡壳,厚度不宜小于15mm 。保温材料包复后,屋面冷水管应外缠二道宽度为100~120mm,厚度为0.22mm热水管保温层,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黑色聚氯乙烯薄膜,保护层外表用1mm浸塑铁丝扎紧,间距为400~450mm。 5.5 管道试压 管道安装完毕,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 .60MPa,对系统加压应缓缓升压,升至规定压力后,稳压1h,然后观察接点部位是否有漏水现象,15min内压力降不超过0.5MPa为合格。 6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管材的需求量必将越来越大,PEX管具有金属管材和其它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比如本人曾在某工业项目中使用PEX管道输送纯化水,存在管道架空跨度小、支承点多等缺点。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正确使用PEX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造福人类。并同时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有关材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国家规范,加速推广我国材的应用。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